清湖钟氏起源,贵州钟姓起源哪里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01 03:48:19

当时横朗古木参天,百兽出没,数十里不见人烟。康熙年间惠阳钟氏为了生计,带着儿子往返于惠阳和羊台山之间,以拖运杉木为生。从山上伐下的杉木、松木通过水陆出往内地。惠阳客籍人口稠密,人均土地严重不足,钟氏父子只好外出,靠撑船运木谋生。他们身体黝黑,被烈日暴晒得如同火炭,靠卖力气从东家手里接过几枚铜板。这是一幅清朝初叶南粤底层贫民常见的劳作图景。钟氏父子经过清湖绅士廖马留的批示,来到横朗刀耕火种、开荒垦地。据《新安县志》载,这位钟氏叫做钟日高。

清湖钟氏起源,贵州钟姓起源哪里(5)

为了延续血脉,钟氏的子孙需要与外人通婚。随着清朝后期惠阳的客家人继续南迁,横朗村迎来了其他六个姓氏:廖、张、彭、黎、温、邓。廖氏迁入横朗北部,因人丁兴旺,村庄开始膨胀而分裂出“上横朗村”。在此后的岁月里,众多异姓人共同托起了上横朗的发展和兴旺,古村里至今仍保留有不同姓氏的宗祠。

具有客家围屋形态的黎姓宗祠,坐东南朝西北,正中为较大的主体建筑,分成前、中、后三栋建筑,每栋之间都有天井和两侧边房,高度由前至后逐栋抬升。在主体建筑的两侧及背后,分别有较低的成排房舍围绕形成围屋,其中北侧、南侧及背后各有围屋,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体。而在各围屋与主体建筑之间,则是纵横交错的石铺巷弄,整座建筑显得古朴庄重。

清湖钟氏起源,贵州钟姓起源哪里(6)

据了解,该建筑整体采用土坯墙体和木构梁架,外墙则由较为坚固的卵石堆砌成墙裙,布局主次分明,使用功能明确。据了解,近十年基本无人居住。现在已被开发成客家民居旅游点,但因无人居住,缺乏维修保护,正在加速老化。

位于古村内的廖氏宗祠,是一幢两层楼式的古民居。祠堂坐西朝东,为石构墙裙、土坯墙体。祠堂中间为天井,两侧有边房。

地标

古树

在上横朗东南方的小山包上,坐落着上横朗小学。学校是民国时期建筑,方向为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三间12.9米,进深11.3米,占地面积145.7平方米,正门两侧为灰塑仿木隔扇,房屋内光线不是很亮。尽管这所小小的学校很不起眼,却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

这是一个在全村风景最美的地方。在学校的西侧,是全村人神圣的地方——土地庙,在庙的两侧,写着两行大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土地庙的前边,有一条秀水环绕,显示出这里的灵气和秀美,而在土地庙的旁边,则是上横朗村的古树。

远远望去,学校和古屋在这棵参天大树的掩映下更加秀美。围绕古树,要三个人才能把它抱住,站在古树下,遥想过去的岁月,记者仿佛看到这里的学生在古树下嬉戏的情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棵树至少也有五百年了。

西洋楼

朴素的民居,清雅的古迹,整齐的排屋,尺度宜人的巷道,各种各样的洋房,向我们展现着一个遥远的过去。

在上横朗古村西北部,有一栋民国时期修建的老楼,坐东北朝西南,面阔8米,进深7.98米,占地面积64平方米,是两开间两层建筑。西洋楼风格现代,无论是房屋结构还是庭院环境,都显示着书香门第的风雅与清逸。两层楼的顶层上,有着造型考究的雕饰,中间是方正面板,两旁是对称的鲜花雕饰和月洞门,上面的图案依稀可见,栩栩如生,显示出艺术魅力。今天,我们走进残垣断壁间,透过别致的月洞门,看到小院中的经过打磨的红石板和雕刻精美的砖石构件、石窗花时,仍能找回一些西洋楼当年的遗韵。

清湖钟氏起源,贵州钟姓起源哪里(7)

民国时期,由于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上横朗古村村民在前辈创业精神的鼓舞下,纷纷到国外创业,等挣了钱后回到家乡,盖起了具有西洋风格的楼房。尽管有点国外的风格,但这些房屋在整体上保留了客家居民简洁、实用的建筑艺术风格,建筑风格质朴,建筑布局严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客家祖先朴素务实的生活态度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是客家人创业时期文化形态和心态的真实写照。

古村名人

上横朗的后辈都知道钟水养这个名字,他是这个村子的骄傲。

钟水养,字国柱,新安县龙华乡横朗村人。早年到美国檀香山谋生,期间加入三合会,又加入梁启超组织的檀香山保皇会分会任协理。

清光绪末年,国力窘困,库储空虚,民间出现大量自治自保的会党组织。为了团聚族群,保护华人利益,会党在海外华侨社会得到迅速发展。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钟水养和外籍夫人番氏从美国檀香山回乡,在龙华一带发展三合会,成为当地洪门领袖,并打出“反清灭洋”的口号。同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转载香港《循环日报》报道:“广东新安县属三合会党聚众联盟,蠢然欲动。省宪闻报,急调勇剿办。目下会渠魁钟某,易洋人装束,出没于乌石、棠下等墟,自称大元帅,每出乘马,后擎黄伞。其党羽之最悍者为陈、李、郑、邓等四匪,或陈军师,或号先锋,屡向附近殷户打单,勒索万金,声称本月某日揭竿起事。”

驻守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何长清带兵急扑龙华剿捕,突围时番氏走不动,要求丈夫给她一枪,结果饮弹而亡。最后,钟水养*出重围,经香港返回檀香山。

1899年,英国军队占领新界,更乘势打过了深圳河。钟水养受黄耀庭召集,与会党弟兄黄福、邓子瑜、何存波等从檀香山回国,一同加入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斗。1900年孙中山策划的三洲田庚子起义,钟水养也是积极参与者之一。1903年,母舅杨文纳劝孙中山加入檀香山的洪门,孙中山欣然同意。有的洪门兄弟因为梁启超的宣传,反对孙中山加入。钟水养作为当时洪门老前辈“叔公”,向洪门兄弟说明:“洪门旨在反清复明。孙中山未入洪门,已实行洪门宗旨多年。此等人应招纳之不暇,何可拒之门外?”在钟水养的劝说下,孙中山最终加入洪门。孙中山入堂档案至今仍在檀香山档案馆保存完好,其文为“天运甲寅年五年四日,洪门招贤纳士,香邑孙逸仙领票,钟国柱保”。

钟水养墓坐落在龙华羊台山大肚坳,后因为修建福龙路今已不存,骨殖迁葬大浪“龙山墓园”。

本文主要来源于《上横朗:多姓古村为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原载于宝安日报

(想了解更多关于深圳的历史和往事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