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意义,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10 23:27:41

李德剧照

谁都看得出来,仅仅依靠陕北这一小片贫瘠的土地,根本无法存活如此规模的红军,更别提发展壮大了。因此,重新开辟新的苏区或者扩大现有苏区规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回忆:

陕北新根据地的面积虽然有三四万平方公里,但除了瓦窑堡以外,所有的大城市和大部分较大的村镇都被敌人占据,从西安到延安的唯一公路也被敌人控制着。放眼望去,除了几处肥沃的河谷外,其余都是贫穷的黄土地,四处见不到树林,只有沟谷纵横,这个地区就全国而言是一个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

为了摆脱这些困境,许多人都开始积极地谏言献策,向组织如实反应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中,有人认为应向西北地区拓展,这样既能避开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军队,还能背靠苏联获得军事援助;有人认为应向汉中地区进军,这样可以伺机通过河南、安徽和湖北等地重新回到江西,那里的群众基础很好;还有人认为应东渡黄河脱离陕北的贫瘠之地,向富饶的晋中地区发展并且借机建立根据地,这样可以直接抵御日寇的侵略。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意义,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5)

1935年12月,我方在安定县瓦窑堡举行了一次扩大会议,就当前局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史称“瓦窑堡会议”。最终,会议通过了“发动、团结、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我方立即向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终于引起了对方的共鸣。经过几次秘密接触,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巩固了之前的“默契”,率先形成了区域内的“统一战线”。

既然已经明确日本是最大的敌人,那向西进军和向南进军的方案自然会被搁置,跨过黄河东征就成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与此同时,阎锡山为了阻挡红军入晋,也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

客观的说,“山西王”阎锡山比起其他的地方军阀来算是不错的,甚至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重视农业发展、推行社会新风、兴办基础实业、禁止男子留辫、禁止女子裹脚、创建新式学校、修建公路铁路……。其中,当时著名的西北实业公司和太原兵工厂都已经成型,堪称国内最完备和最系统的军工业基地。

为了防止红军进入山西,奸诈狡猾的阎锡山很早就开始进行虚假宣传,还宣扬“思想防共、政治防共、武力防共、民众防共”的口号。进而,又具体提出了“九分政治一分军事来防共,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来剿共”的反动举措,骗取了部分民众的支持。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意义,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6)

阎锡山

阎锡山调集了5个旅的兵力相继进驻吴堡、葭县和神木等地,相当于从北面牵制了红军。同时,他又沿黄河修筑了大量的高碉和暗堡作为第一道防线,在重要城镇构建了第二道防线,依托吕梁山区的山隘和要道形成了第三道防线。

完成以上部署后,阎锡山将晋军的主力部队都布防于大同、太原、长治、临汾和运城等地,随时准备利用便利的交通线进行机动作战。看得出来,他拿出了全部的家当来抵挡红军,来破坏抗日。

1936年1月,我方发布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要求红1军团、红15军团,红28军和红30军迅速完成部队集结并且做好准备。同时,任命彭德怀担任司令员,任命叶剑英担任参谋长,伟人亲自兼任政委随军出征。

一个月后,就在东征部队即将东渡黄河前,主席领略了陕北壮丽缤纷的雪景和山河后心潮澎湃,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不过,由于大战在即,除了身边的警卫员外几乎没人知晓它的诞生。

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东征的先头部队红15军团在蓬门战役中迅速取得了一场大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阎锡山的一个精锐团。对于这场战役,据当时的红2师师长杨得志回忆:

好长时间也没有拿下来,敌人相当的顽强。我心里着急,立即和陈赓想办法调整部署后继续攻击,经过大半夜的战斗才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经此败仗,阎锡山真正领教了红军的战斗力,再也不敢嘲笑中央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以及那些个川军、湘军、桂军、黔军和滇军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深知仅仅依靠晋军完全没有胜算,于是不得不同意蒋系部队入晋。​

几次战役过后,东征部队已经打开了局面,开始兵分几路在晋中地区和晋南地区连续转战。不过,随着蒋氏派遣中央军入晋作战,敌我之间的力量悬殊进一步加大,取得更大的战果已经很难。

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为了争取和团结阎锡山抗日,我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统战工作。在此背景下,终于作出了“逼蒋抗日、回师西渡”的战略决策,决定主动撤回陕北地区。

在70多天的时间里,红军转战50多个县,不仅歼灭了敌人的7个团并缴获了大量的军备,而且还创建了一些游击队和游击区,更极大地宣传了我方的抗日爱国主张。遗憾的是,一大批将士牺牲在了山西,其中就包括了红28军的军长刘志丹。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意义,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7)

1936年5月14日,我方在延川县太相寺召开了扩大会议,对东征做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其中提到:

我们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

红军东征虽然没能在山西实现创建根据地的目标,但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还粉碎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

东征之后,为了进一步稳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我方开始推动红军西征。1936年10月,随着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胜利抵达甘肃会宁地区,这一方案开始付诸实施。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意义,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