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钗
张籍是位官职卑微、仕途失意的诗人,曾担任太常寺的正九品小官“太祝”十年之久,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坠入井中的凤凰古钗自喻,虽然精美、高贵,缺不合时宜。即便被从井底取出,也还是逃不过收入囊匣不得重用的命运。诗中古钗、凤凰的意象虽然说的还是女子首饰,表达的却是男性士子怀才不遇的不甘与无可奈何,诗文读起来丝毫不觉得女性化。
武则天的神助攻,凤鸟最终演变成女性的代名词凤鸟从比如男性到对应女性,经历了逐步的、漫长的变化过程。凤的性别指向的转变,大概源于凤的另一个意象:象征幸福完美的爱情和婚姻。传说中凤鸟分雌雄,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左传》就记载一个“凤凰于飞”的故事: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国大夫懿氏打算把女儿嫁给敬仲,在为婚事占卜的时候卜到了吉卦,卦辞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预示着两人的婚姻将和睦美满。
在汉代,相传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见钟情,弹奏凤凰琴,唱起“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表达爱慕之情,引得卓文君与其私奔,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终成眷侣的故事。于是,这一曲《凤求凰》也成为了男女爱情的象征:“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风鸟性别意识转变过程中,有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就是著名的唐代女皇武则天。唐高宗时,皇帝身患风疾不能理政,武则天身为皇后,成为帝国的实际决策者。上元二年,高宗想公开让武则天摄政,因为有大臣反对而作罢。上元三年十一月,陈州上报“凤凰见于宛丘”武则天抓住机会,对这次祥瑞大肆宣扬,改元为仪凤,已经显露出以凤自比的端倪。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摄政,很快把中书省改名为凤阁,门下省改名为鸾台。
武则天出行图:头戴凤冠,腰上是红地金凤蔽膝,身后随从举着双凤纹装饰的圆扇,身前随从举着凤尾样仪仗扇
《资治通鉴》记载,载初元年九月,就在群臣上表请武则天进皇帝位,而武则天推辞不许的声浪中,初三日“群臣进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台梧桐之上,久之,飞东南取”。到了初七日,武则天就同意了中宗李显和群臣的奏请,改唐为周,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利用了凤在信仰中的神性,并强化了凤与女性的象征关系,为自己称帝寻求合理性,制造舆论。又因为武则天的成功,自唐以后,凤就更多地代表着后妃等女性,巩固了凤作为女性高贵身份象征的意义。
宋代规定皇帝的后妃以凤冠作为礼服冠。皇帝的车舆中除了龙纹装饰,还有部分凤纹装饰,但后妃的车舆就只能用凤纹装饰。这时候凤已经大范围的象征女性了。到了明朝,官方规定皇帝要乘坐龙车,后妃要乘坐凤辇,至此龙和凤分别男女。
再看萧史与弄玉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引人入胜,不仅被世代传颂,后人还为这个故事增添更多的细节。在刘向讲述的故事里,萧史和弄玉最终“皆随凤凰飞去”,而后来这个情节经过流传和再创作,至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中变成了:萧史和弄玉成婚后,一天夜里两人在月下吹箫,突然有一只紫色的凤凰和一条赤色的龙飞到凤楼左右,萧史告诉弄玉他本是谪仙,停留在人世间已经有一百一十多年,如今时限已到,重归仙班,被封为华山之主,这龙凤就是;来迎接他和弄玉一起离去的。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楼飞翔而去。
从简单交代“皆随凤凰飞去”,到飞来一龙一凤,男乘龙女配凤的情节润色来看,龙和凤已经被赋予了性别意识,凤变成专属女性的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