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尔登湖畔
《瓦尔登湖》让人想起《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同样是来到一个封闭而缺乏资源的环境中,同样是发挥人的力量与大自然“周旋和对话”。
但两者之间又有显著的不同:《鲁滨逊漂流记》,是人与自然的“搏斗”,而《瓦尔登湖》则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鲁滨逊漂流记》的过程更加惊险而刺激,《瓦尔登湖》的行文则多了一份诗意与悠闲。
但梭罗在瓦尔登湖要探索的话题同样是非常深刻而严肃的。
这就像科学家需要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理论,梭罗同样需要证明他所设想的一切是可行的。
于是,1845年,梭罗拿着一把斧头,作为“改造自然”的工具,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搭建起一个自己的木屋。
他在冬天准备好木材,到了来年春天搭起屋檐,仅仅花费28.12美元,梭罗便建造了一个自己的家,而这个花费大致相当于当时一名哈佛毕业生一年的房租。
然后,梭罗计算着自己在小屋生活所需要的成本和开支:仅仅用0.27美元,梭罗就可以满足自己每周的需求;在8个月中,梭罗在饮食方面花费的费用只有8.72美元。
梭罗亲自下地耕田,用自己耕种的食物饱腹,用瓦尔登湖的湖水解渴;闲暇时,梭罗来到船上,吹奏起悠扬的笛声,或者在湖边钓鱼;
在木屋中,梭罗与大自然共同呼吸,静下来心来写作,用文字记录下他身边发生的一切,以及每一天的心灵体验。
距离瓦尔登湖只有数十米的这栋小屋,蕴含着梭罗无数的心血。
他在每一次劳作中找到了快乐,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他的每一次行动;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在这种生活中的惬意和舒适。
在书中,梭罗还特意描写了他的邻居约翰,一位从爱尔兰来到美国淘金的男子。
约翰没有特殊的能力,他在通往美国的“淘金梦”中来到了美利坚,为了每英亩10美元的报酬拼命耕地,为的就是能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梭罗对于约翰的这番描写,其实就是意在与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进行对比——遵循大多数人生活规则的约翰,真的过得很好吗?他日复一日地忙碌,但真的因此过上更好的生活了吗?
在约翰之外,在广阔的美国土地上,还有更多人像约翰一样生活着,他们的工作可能比约翰更艰苦,当然可能拥有比约翰更高的收入;他们或许比约翰更有本事,但一样无法摆脱生活的压力。
对于这种现实,梭罗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抨击:“我宁可走我自己的道路,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在招摇过市的人群中穿梭;我不愿意生活在这躁动而神经质的19世纪,我宁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思考。”
人类,是否已经被他们所制造的工具奴役,成为了“工具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