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的文笔是如此优美,对于大自然的刻画是如此细致入微,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将其定义为一部倡导环保主题,呼吁回归大自然的作品。
这的确是《瓦尔登湖》在一个层面的价值,但将其仅仅定义为环保题材的作品还是有失偏颇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不止一次地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过自己的生活”,他认为个人的价值应当在社会和国家之上,并举出了各种例子,验证“社会在腐蚀人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权利”这一观点。
“如果人脱去自己的衣衫,那么他还能保持自己的身份吗?”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出了这样一个极为犀利的问题——芸芸众生,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事实上,梭罗对于美国社会的一切,包括理念、法则、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等,都持深刻的怀疑态度。
他质疑的是一些约定成俗,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潜意识中的习惯——这种看上去理所当然的规定或者习惯是否真的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是否让人们更加接近“高贵的天性”?还是仅仅是一种蒙骗或者谎言?
私欲的膨胀、社会规则的不公、对于人性的漠视......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这些问题渗透到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让我们距离“灵魂的自由”更加遥远。
梭罗说,人类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完全可以用一种更便利的方式生活。
这是梭罗的可贵之处:他和很多人一样有意识地去评判和反思一些生活的现实,但梭罗并没有将其单纯地归结为环境或者制度的不公,而是指出任何人完全可以从个人层面改变这一现实。
从这个角度讲,梭罗的思考远比一般的“愤青”或者幻想改变社会的人更加深刻。
他没有单纯地鞭挞社会的种种不公与黑暗,也没有醉心于设想一个乌托邦式的生活.
而是去观察人们生活的种种看似“理所应当”的细微之处,并总结出这些细微之处与“幸福”“自由”的对立和矛盾,最终将抨击的矛头直指社会制度的扭曲和不公。
“衡量幸福的标准,从来不是外界的评判标准,而是我们的内心”——当这两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评价系统出现了偏差,梭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但同时,梭罗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并不是自私的,它仅仅强调了“人应当追求自由和幸福”这一观点,
但并没有要求用暴力以及破坏性的方式实现个人的自由,因此历来梭罗和《瓦尔登湖》得到的正面评价是远多于负面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