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维语版阿迪力江,亲爱的我对你发誓维语版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5-03 04:34:19

“进场时,真的惊了一下,然后就是特别深的感动。”回忆起第一次与十二木卡姆乐队联合排练时的情景,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演员奴尔比亚·木塔力甫依然很激动,她从没有在舞台上见过如此大阵容的乐器合奏团队,尤为触动她的是,队伍里那些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和稚气纯真的小学生。

这部让奴尔比亚惊讶并感动的作品,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歌舞乐综合表演《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2月10日,当它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晚分会场春节特别节目《美在新疆》在CCTV—1播出后,同样让观众惊艳、惊喜。

500多人团队充分展现十二木卡姆

300多位舞蹈演员、90多位乐手、80多位演唱者,史无前例在喀什古城完成一次户外大型实景表演,考验了编导,也考验了演员。

《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是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的重点节目,当时是在剧场内演出,所以阵容有限。这次《美在新疆》的舞台宽60米,进深40米,给了编创团队足够空间,可以实现用500多人团队展现歌舞乐超大规模综合表演。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包含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其中十二木卡姆是主要代表。

“我们想在舞台上体现一种均衡,打破原来将器乐表演作为配角的格局,凸显它在十二木卡姆表演中的重要位置。”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新疆方总导演曾健说。

喀什古城搭建的绮丽舞美装置在台下的波光中映出美妙的倒影,90多位乐手中,一部分沿着舞台边缘或坐或站,自左至右在舞台边勾出了几何线条。他们用热瓦普、独它尔、萨塔尔、艾捷克、扬琴,应和着领唱嘹亮的歌声,奏响心中的乐章。

一部分乐手分布在舞台搭建的梦幻建筑之上、古城的屋顶上,打着手鼓,吹着笛,弹着热瓦普,摇着萨巴依,不拘泥于舞台表演的规矩,彼此互动,就像日常百姓在大街小巷上自由弹唱。

还有一群年轻的鼓手在舞台最深的沙丘置景上,并排站成长长的队伍,用尽全力打响手鼓,用震天的鼓声展示传承的力量。

“我们的演员中有专业演员、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院校学生,他们成长生活在新疆各地,形成的演奏特点和风格各有不同,这恰好体现着十二木卡姆的融合与多元。”曾健说。

来自喀什地区莎车县的艾尔肯·麦麦提已经63岁,他是艾捷克演奏的传承人。“从15岁开始在学校表演,参加过好多演出,这是我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和这么多出色的乐手合作。”他说。

合唱排练中结下深厚友谊

“中国,我的祖国……”一声嘹亮的清唱响彻舞台,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歌唱家买买提·吐尔逊用醉人的嗓音开启了演出。

《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选用十二木卡姆中《且比亚特木卡姆》乐曲,重新填词、编曲、配器,创作出了质朴、动人、通俗且易于传唱的歌曲——“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你的山水将我哺育成人。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你的恩情时刻点亮我的心……”

这次表演的演唱部分采用合唱形式,在买买提·吐尔逊的领唱下,80多位来自全疆各地的专业歌唱演员、喀什地区的民间艺人等一起合唱。

“这首歌的前半部分比较舒缓,后来在情绪到达顶点时,节奏突然变快,我们要和乐队的现场演奏以及数百名舞蹈演员的舞步动作应和,磨合过程其实很不容易。”来自麦盖提县的歌唱演员热汗古·库完说,每组单独排练时解决的问题,到歌、舞、乐联合排练时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67岁的宋德华和56岁的阿迪力江·吾甫尔在这次合唱排练中结下深厚友情。“这次能够参加十二木卡姆演唱,太幸运了,阿迪力江对我帮助很大。我退休后在喀什市文化馆里找到一群爱唱木卡姆、爱唱戏的伙伴,组成了演出队伍,人数最多时有40多人。”宋德华说。

喀什地区音乐家协会主席托乎提·吐尔逊说:“这次演出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排练期长,表演难度不小,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坚持到完美演出的这一天,就想用这部作品向世界唱出心里话。”

舞蹈各成一套,却又整体融合

群舞《朱拉》,对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演员马依热·艾买提江来说“就像长在身上一样”,从17岁登上大型文艺演出舞台开始,她不知跳了多少次。尤其是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巡演开始后,她作为领舞把《朱拉》的风采展现到极致。

数十位姿容靓丽、舞姿端庄的姑娘整齐划一盛装登场,透着新时代新疆女性的美丽和自信,这是《朱拉》要呈现的面貌。

这次是《朱拉》《顶碗舞》《萨玛瓦尔舞》一同表演,其间还穿插着《手鼓舞》。“舞蹈是依次登场,但始终是并舞的状态,只是有时主,有时次,各成一套,却又要能整体融合。这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的编创。”马依热说,虽然难度很大,但细细体会后又特别期待这样的挑战,内心很激动,因为表演时她不只是《朱拉》的领舞,也是整台舞蹈表演的领舞。

表演《萨玛瓦尔舞》,让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王旦增遇到了难题。这个从甘肃武威来到新疆工作的藏族小伙,在参加这次演出排练前,完全没有跳过这种考验“头顶功夫”的杂技式舞蹈。

“一个大盘一个壶的道具加起来有8公斤,第一次戴到头上时,身体瞬间没有原来的平衡感了,总要用手去扶道具,不然就觉得要掉下来。”这个适应的过程让王旦增有些灰心,好在有团里伙伴玉苏普·麦麦提吐尔孙的支持,让他别怕掉,别怕被笑,脖子撑住,挺胸抬头,目视远方。

《顶碗舞》也是带着杂技成分的舞蹈,姑娘们头顶5只摞起来的瓷碗,最上面一只装着水,手中还拿着碗,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表演蹲、跪、转、移的舞蹈动作。这个舞蹈是新疆舞的金字招牌,在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选中,新疆姑娘们就用令人叫绝的《顶碗舞》,为新疆首次摘下这个全国舞蹈最高奖项。

顶碗起舞的奴尔比亚,在《美在新疆》中参加了多支舞蹈的表演,这4分钟的顶碗却最难忘,“走在你辽阔无限的原野,唱给你的歌像泉般飞奔……歌词中所唱的深刻含义,正是我跳舞时心中所想,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传承、利用,十二木卡姆才能有今日的光彩照人。”(银璐 张小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