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
在音乐领域,有着“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从小就对音乐满怀兴味。抗战爆发之后,他加入西北抗战剧团,奔走在西部,向群众宣传抗日的理念。他每到一地就抓住机会搜集民歌,挽救濒临失传和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因着对西部民歌的热爱与痴迷,王洛宾留在了西部的土地上,抒写了一串串动人的旋律。后人常说王洛宾是为歌而生,的确,正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坚守,我们才得以在今天听到这些绚丽多姿又精彩纷呈的西部民歌。
王洛宾在给一位雕塑家的信中,这样描述过自己:“喜戴牛仔帽,眉尖上扬,下唇地包天,脸纹略带倔强,山羊胡子向前撅,苦乐漫不经心。”几十年来,研究、描写王洛宾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刻画了无数个“王洛宾”,他们称他为“西部歌王”“民歌之父”,但我想,这位一生与音乐相伴的音乐家一定只想做一个自由快乐的传歌者,希望“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本文节选自《人民艺术家》杂志第201911期,内容有删改。
王洛宾出生于1913年12月28日,父亲王德祯曾在一家美国人开办的基督教堂工作,他爱好音乐,喜欢京剧、昆剧,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是王洛宾的音乐启蒙者。年幼的王洛宾沉浸在宛转悠扬的教堂音乐中,徜徉于舒缓优雅的赞美诗中,一个诗意的关于音乐的梦想从此印刻在他幼小纯真的心中。
小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北平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上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王洛宾加入了学校的唱诗班。在唱诗班里,他第一次接触到西洋的和声,并学会了和声用法。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极高的天赋,他成为唱诗班的佼佼者。
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王洛宾渴慕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于是,正在读中学的他从北平辗转去了哈尔滨。在那里,他结识了诗人塞克,并跟塞克学会了弹吉他。也是在那里,王洛宾第一次尝试为塞克的诗《紫色的云》作曲。
1919年,王洛宾(中)与父亲王德祯(右)、大哥王献庭(左)合影
1930年,王洛宾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当时的音乐教育是参照欧美的音乐教育体制设置的,主要以传授西洋音乐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教师大多是西学归来者和外籍人士。人才济济的北京师范大学为王洛宾提供了肥沃的学习土壤,使他的音乐素养迅速提高。王洛宾还选修了世界民谣课程,这门课的教材是日本春秋社出版的《世界民谣》,其中收录了200多首各国民歌和中国台湾民歌,关于中国大陆的民歌信息却很少,因为在当时,中国大陆的民歌主要在民间传唱,并未被整理成完整的曲谱。
1934年,王洛宾的母亲病重,仅差半年毕业的他选择提前参加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王洛宾的母亲也于此时去世。家国骤变,故土支离,梦想破灭,24岁的王洛宾,对世事的变幻无常感到惶恐。
中学时期的王洛宾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王洛宾任教的学校开始推行日式教育,他不愿留在北平为日本人工作,决定离开。当时的王洛宾,并不知自己将跋山涉水,远赴辽远的西北,更不知,在那西北大地上,他遇到了自己梦想中的音乐并为之付出了一生。
将苦难谱成诗,唱成歌1937年夏天,王洛宾以给母亲上坟的名义,骑着自行车混出了北平城。他骑车到天津,从塘沽口乘坐海轮到青岛,又从青岛坐火车到开封,最后抵达山西临汾市。在那里,他与老友塞克重逢。
1937年10月底,王洛宾与塞克等人一起来到临汾市洪洞县万安镇,加入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王洛宾脱去长衫,穿上了佩戴“八路”臂章的灰色军装,这是他第一次穿上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