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阳,双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吉日,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的历史渊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也曾写到重阳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时,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中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诗文中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之后,重阳被正式定为了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都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这个风俗一直就流传到了清代。
而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相传是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
东汉时期,河南汝河有一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床上,重则天天都会有人丧命,这一带的老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生活更是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一个青年叫恒景,这一年,他的父母也被瘟疫夺走了性命,自己也差点儿丧命。恒景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家中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了艰难险阻,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被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动,决定收他为徒弟,并给了他一把降妖的宝剑,同时密传了授降的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几年后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