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日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在前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诞辰日。
所以按照中国春节的民间习俗:“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人日节最早源于汉朝,到了魏晋以后逐渐流行起来。古代在人日节,有戴“人胜”的习俗,这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据说在唐朝,唐太宗在正月初七这一天,曾经用彩纸剪成人的形状,贴在屏风上,以此来庆祝人类的诞生。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人日的习俗之一。
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都会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意味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这一天, 人们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各地的人们纷纷返回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在人日这一天,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在北方,人们会吃面条,寓意长寿;在南方,人们则会吃粽子,寓意团圆。此外,一些地方还会在人日这一天举行庙会,祭祀祖先,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另一个传说则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据说朱元璋在正月初七这一天,曾经吃过一碗由七种蔬菜做成的羹,一般包括春菜(有蓬勃向上的寓意)、大菜(有大发大富的寓意);包菜(有胸怀宽广之意)、蒜(有精打细算之意)、芹(有勤劳之意)、厚合(有厚道合人之意)、芥蓝(有青翠之意)。这个习俗后来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日的一种风俗。
总之人类作为世界当中的一种独特存在物,中国古人为了庆祝人类的诞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爱惜,逐渐形成了这一独特习俗,包含着对人类自身对生命活动的思考,以及对平安,健康,人丁兴旺,幸福,富足等价值的追求。
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待生命,对待人生所体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蕴含其中的朴素“人本”观,例如在这一天不对犯人行刑,不教训小孩子,都体现出一种人类对自我的一种关怀和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温情。
最后也祝愿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学会自我接纳,学会包容他人;学会爱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也学会尊重和不危害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