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的下午,因为不能回老家祭奠,根据聊城的风俗,我便带着9岁的大壮在一个十字路口为爷爷烧纸。这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所以从头到尾都觉得新鲜。在烧纸的时候,他一直问我爷爷在阴间过得好不好,我决定跟他聊一聊——
我问他:“你觉得阳间好还是阴间好?”
大壮说:“嗯~~我觉得是阴间好!”
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阴间没有生老病死!”
我突然觉得这个角度还挺有新意,于是我问他:“那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到了阴间岂不是要失业了?”
大壮说:“不会啊,还可以治心病!”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说,但细细想来,倒是道出了临床上很多疾病的本质!
宋代有一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记载了唐朝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很多人都知道,其中颇有禅意,能让人体悟到一生中做人做事的真谛。只不过,很多人陷于世俗的很多事物当中,难以自知罢了。
唐代的孙思邈,在他的《大医精诚》一文中,也曾经阐释了同样的道理:“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虽然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读过这段话,甚至有的同道还能熟练地背诵。但是,能够真的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人却不多。因为,初学医的年轻人,往往自认为掌握了治病的本领,年轻气盛,遇到病人就喜欢跃跃欲试。等到临床几年之后,经验增加了,才知道治不好的病越来越多,并没有什么病是与书本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医生年龄越大,出手越谨慎,言语越发谦虚的原因了。
一个方子,初学的时候,以为掌握了,那时以为了解了这个方子的全部,这就是“见山是山”的阶段。等到临床开始使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对这个方子知道的还太少,方子原来并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样,这就到了“见山不是山”的境界。随着年龄渐长,医术日渐老辣,领悟逐渐增多,返璞归真,才算真的知道了这个方子,这便是“见山还是山”了。
但是,很多人终生都困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瓶颈中,难以突破!
不仅医术,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可能是儿子、女儿、父亲、母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上可能多了很多附加的东西,比如你除了上述的身份,可能还是某单位的一位领导,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某公司的一位高管,你的手下可能管着多少多少人,你在某领域可能有多高的学术地位,你的手里可能拥有着多少财富……在你的身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多了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网”。
这时的“你”,还是“你”吗?
等到你年老了、退休了、离职了,那些“关系网”都离你而去了,你重新回归到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的身份时,你再看看自己,这时的“你”,才是“你”!
能顺利回到原点的人,都是大大的觉悟者!
而那些,沉浸在原有地位、原有身份、原有财富中不能自拔的人,就会烦恼丛生,平生许多心病。因为,“他”已经找不回“原来的他”了!这也就是很多官员退休以后,心情抑郁甚至患上抑郁症的原因。
无独有偶,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也曾经得出过类似的结论。在《人间词话》一书中,他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写到此地,老韩便不由得心忽有所悟:治学有此三境界,那么,人生中方方面面的境界何尝不也是如此?人生世事,无不暗合此道啊!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58岁的时候,再次遭贬惠州。在佛印开导苏轼的信中,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钩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
所以,不要过于看重一些名利、财富、地位,以及那些东西所附着的关系网,让自己的生活尽量简单些、平淡些、朴实些、从容些,也许,我们能更坦然的回到原点,从而防止“心病”的发生。
否则,就像大壮说的,到了阴间还得治病,岂不是枉活了一遭、白死了一回?
这正是:
过眼荣枯电与风
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
观色观空色即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