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
立夏四月节
唐•元稹(zhěn)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苽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立夏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立夏在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描写了大自然春夏之交的物候现象。“仲吕”出自“孟夏之月,律中仲吕”,是农历四月的代称,“朱明”指夏季。蚯蚓从土里爬了出来,自由自在地松着土,王苽的藤蔓在快速地生长,蚕宝宝们开始吐丝作茧,林中的雏鸟们正叽叽喳喳地等待着捕虫回来的爸爸妈妈……山峰之间,云雾缭绕,细细缓缓的小雨与人相伴而行。这首诗清新、惬意,生动地描绘出了充满朝气的初夏景色。从春到夏,满眼的嫩绿已悄然换成了蓬勃的浓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是大的意思。夏天,作物生长到了最快速的时节,进入了生长旺季,故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物候
一候 蝼蝈鸣
“蝼蝈”在古书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是土中的害虫。天气渐热,害虫多生,物候的变化提醒人们在作物快速生长的时节要注意预防虫害。而《礼记训纂》,则认为是蛙类。立夏之后,田间地头的虫和蛙们都叫了起来。
二候 蚯蚓出
立夏五天之后,就可以看到蚯蚓在雨后出来掘土了。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当中,它依靠皮肤呼吸。但是雨后,由于土壤中的空隙被雨水填满,氧气被挤出,土壤里的含氧量下降,蚯蚓无法呼吸被迫爬出地面来透气。
三候 王苽生
立夏后,气温迅速攀升,作物生长也越来越快,王苽的枝蔓开始迅速攀爬生长。
立夏节气早在战国末年就已经被确立。古时候,季节转换,对于住在皇宫里的天子来说都是极其重大的。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夏时,皇帝会带着大臣和车马仪仗全部着红色迎夏于皇城南郊,以隆重的典礼来祭神拜祖,祈求国泰民安。从春到夏,天气越来越热,现在的我们可以吹空调、吃冰棍儿消暑,但古人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呢?
和我们一样,古人在夏天也喜欢凉的东西。皇帝在南郊迎夏祭神后,会回到宫殿对王公大臣们进行赏赐,其中主要的赏赐便是冰。那时候他们虽然没有冰箱等制冷设备,可是他们有在冰窖里保存的天然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雪池胡同的雪池冰窖,就是当年有名的皇家冰窖。它存储的是每年腊月从太液池、什刹海及护城河中取来的天然冰。冰窖供冰的时间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一直持续到七月三十。
在我国南方有立夏“称人”的习俗,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孟获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孟获每年都要来看望阿斗,照顾好阿斗。孟获不忘诸葛亮的重托,即便是后来蜀国被灭,阿斗被掳去洛阳,孟获依然每年立夏这天去看望阿斗。为了考量晋武帝是否苛待阿斗,孟获每次都要称量阿斗的体重。日子久了,这个做法便传开了,渐渐有了立夏称人的习俗。立夏这天,人们会用一杆很大的秤杆来称体重。
小满节气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公历5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度。小满,字面上的意思是“小得盈满”。它的第一层含义与农作物有关,指的是北方作物的籽粒部分开始灌浆;第二层含义与农事有关,指的是南方地区要在小满节气保证田地里的水分充足。到了小满,全国各地气温都急速攀高了。南方和北方都进入了农活最繁忙的时候,各种农业用具也都登上了舞台。
小满物候
一候 苦菜秀
小满节气,作物开始灌浆,正是要满未满没有成熟的时候,这时地里长出的菊科苦菜缓解了古时人们青黄不接的窘迫,而现在,人们则因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常在夏天食用。
二候 靡草死
靡草,《礼记•月令》中记录为“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它的生长规律和大多数植物的不太一样,它喜阴,随着小满节气阳气日盛,靡草的那些细软的枝叶便在这一时节枯黄老死了。
三候 麦秋至
“麦秋”不是指秋天的麦子。《月令章句》中记载“麦以孟夏为秋”,意思是麦子在初夏成熟。
小满动三车
在我国江南一带,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指的是小满时,要把丝车、油车和水车动起来了。
我们会用“男耕女织”来形容古时人们和谐的乡间生活,“耕”是指耕田,“织”便是指纺织。我国北方妇女大多用棉花纺织,江南一带的妇女则用蚕丝纺织。养蚕制丝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是我国江南一带农村的重要副业。小满时,桑蚕吐丝形成蚕茧,农妇在这天把蚕茧拿到锅里煮,用手抽丝,这种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叫作缫(sāo)丝。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农妇就要开始摇动丝车织绸了。小满节气当天是蚕神诞生的日子,人们会祭祀蚕神。相传嫘(léi)祖便是蚕神之一。
油菜在小满节气已经可以采摘,油菜籽也能用来榨油了。榨油工具油车自然也就忙碌了起来。
水车是人类早期发明的一种灌溉机械。人们利用水车的联动装置将低处的水带动升高,在降水不足的时候,给农作物灌溉。
小满这一天,人们会祭祀水车神。在天还未亮的时候,人们将各家水车按“一”字形在河边排开,并摆好祭祀用品。当人们将准备好的一碗白水撒入自家田里后,只听令声一响,大家一起飞快地踩动水车,河里的清水便如条条小白龙一般,向田里飞去。古人用这样的仪式,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寒、小暑、小雪都有大寒、大暑和大雪相对应,唯独小满没有“大满”对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认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古人哲学思想的反映。
芒种节气
时雨(节选)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在公历6月5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期间,田野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在北方地区,像麦子这类有芒的作物已经陆续成熟,农民们要忙着收割,因为紧随而来的阴雨季节可能会让收成大打折扣。秋季作物的播种也要抓紧时机赶快开始,这样在天气寒冷之前它们才可能有足够的生长期。对正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其他作物也要及时做好追肥和浇水的管理。人们对这个时期有种形象的叫法——“三夏”大忙季节。
芒种物候
一候 螳螂生
螳螂在前一年的深秋时节产卵,直到来年芒种,小螳螂破壳出生,来到了对它们来说崭新的世界。
二候 鵙(jú)始鸣
“鵙”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鵙喜阴,芒种五日后在枝头出现,叫声尖锐,感阴而鸣。
三候 反舌无声
“反舌”指反舌鸟,又叫百舌鸟、乌鸫,它的样子和乌鸦有点儿相像,但是体型比乌鸦小。雄鸟眼睛周围因为有一圈黄色而显得美丽。它可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却因感受到阴气的滋长而在芒种第三候到来时闭口不叫。芒种芒种,忙收忙种
麦芒是麦穗上的针状芒刺,“针尖对麦芒”本意指针尖对着麦穗上的针状芒,比喻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夏至节气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是进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公历6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度,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长。我国各地在夏至到来时气温已经普遍较高。
刘禹锡的《竹枝词》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描述了夏至以后从午后至傍晚常见的变化多端的雷雨天气。夏天的午后,由于接收到大量的太阳能,地面温度很高,水分蒸发快,输送到空气中的水汽多了起来。这些水汽被强大的上升气流推送到高空,水汽饱和凝结,形成了厚厚的积雨云。积雨云越积越厚,一旦上升的气流无法继续托住它,就形成了降雨。积雨云之间也会因为强烈的对流产生摩擦而放电,形成闪电。因为积雨云覆盖的面积不会很大,一般多为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再加上它运动的速度很快,所以这样的雷阵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可能几分钟以后,太阳就露出了笑脸,这时候很可能会看到彩虹哦。
夏至物候
一候 鹿角解
鹿与麋属同科,二者却一阳一阴。鹿角朝前,因感受到夏至日阴气的滋生、阳气的衰减而脱落。
二候 蜩始鸣
“蜩”指蝉,也就是知了。雄知了鸣叫为夏至第二候的候应。知了的幼虫在土中会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旦爬上树梢开始鸣叫,它的生命就只有短短两个月左右了。
三候 半夏生
半夏喜阴,生活在沼泽、水田、溪河旁等潮湿的地方。此时半夏开始生长,夏天已经过了一半。
作为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夏至也被称为夏节、夏至节。夏至期间农作物生长很快,为祈求五谷丰登,夏至倍受古人重视,是古代极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古人认为大地生长庄稼,繁殖万物。从周朝开始,夏至的地神祭祀就已经是天子必须亲临的重大仪式。这一天,已先行斋戒的天子与众公卿大臣们来到祭祀地点,以盛大的乐舞仪式祭祀地神。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因为有“南乾北坤”的说法,所以人们在皇城的北郊修建地坛。
夏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老百姓一般会用新收的小麦磨的面粉做成面条,供奉地神,表示对地神的敬畏,老百姓自己也会吃面条。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夏至吃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夏至日虽说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但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马上就要到了,小麦营养丰富,热量低,非常适合人们在炎热的季节里食用。你看,民间流传的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里面所说的主角不都是小麦嘛!人们早就从祖祖辈辈对自然的认知中得出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句俗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我国很多地方有夏至吃面的习俗;二是夏至过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地区白天日照时间变短了,古时候纺织的妇女,每天能织布的时间变短了,织成的成品也会少一些。
按照古人的说法,夏至之时,二十八星宿中苍龙星宿的“龙心”在天边显现,“飞龙在天”之景到来,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节气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xiè)到西厢。
“暑”,热的意思,小暑是相对于之后的大暑而言的,意思是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小暑在公历7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小暑物候
一候 温风至
古人对风的认识不仅仅是根据它吹来的方向,还会根据它吹在身上的感受来区分,温热的风,就是小暑节气的第一候应。
二候 蟋蟀居壁
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 鹰始击
“击”,搏击的意思。凶猛的鹰鸷开始学习搏*捕食的技能。
随着小暑节气到来,气温一天天升高。“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大暑才是。不过,近几年的气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很多地区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小暑期间。
在炎热的夏季,虽然人普遍感觉天气闷热,但这个时候,太阳带给大地的热量是充足的,庄稼和瓜果需要这些能量,它们会因为吸收到充足的热量变得香甜可口。
大暑节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暑节气在公历7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大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炎热的天气里,有一种生长于水中的植物,给人以清凉和高洁之感,这就是莲花。
确实,相比于夏季市井里斗蛐蛐的喧闹,池塘边的景色要雅致得多。莲花这一植物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娴静、优雅的品性,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流连。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赞美莲花。
莲还有“活化石”的称呼,它与恐龙同期,生活在温湿的沼泽和湖泊中。莲子和莲藕为最早期的人类提供了食物。
大暑物候
一候 腐草为萤
陆生的萤火虫会把卵产在枯草之上,到了大暑,幼虫卵化而出,体内的发光器在腐草之间若隐若现,点点闪光。
二候 土润溽(rù)暑
“溽”,湿的意思。天气变得潮湿闷热,土地湿润。
三候 大雨时行
大暑三候时,时常会有大雷雨出现,这种大雷雨会减弱暑热,气温逐渐向秋季过渡。
大暑期间,在我国南方种植双季稻的地区,田里的早稻进入成熟期,是农民们最繁忙的“双抢”时节——“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既要把成熟的早稻抢着收割,又要把晚稻的幼苗移栽到秧田里。
在炎热的大暑期间,各种农业作物的水分蒸发非常快,所以它们对水的需求量也很大。不过,一定要注意的是,灌溉千万不能在中午太阳照射最猛烈的时候进行,因为这时候给农作物浇水,会使得土壤温度突然降低,农作物的根部功能受损,破坏农作物的生长。
民间有俗语“稻在田里热得笑,人在屋里热得跳”。盛夏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人们的生活却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在高温天气里要严防中暑。
立秋节气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开始,在公历8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从天文学角度来说,立秋后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照逐日减少,天气开始一天天变凉。天气凉快了,人们的胃口也会渐渐好转。所以在立秋当天,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大家会用一顿丰厚的饭菜来补养因炎夏而亏空的身体。
立秋物候
一候 凉风至
此时的风已经不同于夏季的热风,而是带来些许凉爽的气息。
二候 白露降
随着早晚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在清晨会见到雾气。
三候 寒蝉鸣
寒蝉,比一般的蝉小,青红色。生命的短暂让此时寒蝉的鸣叫仿佛带上了凄凉的意味。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句诗是说山里的僧人并不计算年月,但从树叶的凋落可以推断出秋天的到来。这句诗让我们有了“一叶知秋”“落叶知秋”的成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秋风中夹杂着的丝丝凉意。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树树叶阔大,身姿高大挺拔,素有树中之王的美称。古人认为梧桐是“通灵之树”。它有早凋的习性,宋朝时,人们已知晓梧桐叶落标志着秋天到来。
相传,宋朝在立秋日的这天,皇宫里会有专门的人守在宫内的梧桐树下,仔细观察着树上的每一片叶子。一旦第一片叶子落下,此人便兴冲冲地大喊“秋来,秋来”,这一年的秋天到了。
据《礼记•月令》记载,古时候的立秋之日,朝廷要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在这天,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到皇城的西郊迎秋,皇帝穿着白色的衣服,乘坐白色的大车,佩戴白玉,立着白色的旗帜。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时候的农民们新收了稻谷要敬献给皇帝,皇帝在尝新前要供奉给祖先。不论在皇宫还是民间,在立秋收获之后人们都会进行祭拜,感恩天地的庇护,大家也会品尝新收获的作物,庆祝一年的丰收。
处暑节气
早秋曲江感怀(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公历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处暑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炎热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步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处暑物候
一候 鹰乃祭鸟
鹰虽凶猛,却被称为义禽。鹰会因感受到秋天的肃*之气而开始大量捕猎。它们会在食用前将猎物摆陈开来,就好像人们在行祭祀之礼。也有说法认为,鹰之所以开始大量捕猎,是因为秋季粮食丰收,鸟类的数量增大。
二候 天地始肃
“肃”,肃*的意思。此时,树叶凋零,草木枯落,天地万物逐渐沉寂。
三候 禾乃登
“禾”,用来指代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登”,成熟的意思。处暑第三候的候应为粮食成熟了。到了处暑第三候,农民们开始秋收的忙碌,田里、谷场,一片丰收的景象。
你可能觉得奇怪,处暑是秋季里的节气,名称里为什么还会有一个“暑”字?其实,处暑的“处”字在《礼记•月令》里解释为:“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躲藏、停止的意思,所以处暑表示暑气到这里终止了。
我国幅员辽阔,处暑节气时,各地的天气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时节,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已经感觉到凉爽的秋意了。“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这是流传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民谚。“秋老虎”是指入秋以后短暂的回热天气,一般在公历8月和9月之交。人们用“秋老虎”来形容入秋后的热天,是不是很形象?
处暑后昼暖夜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在白天吸收充足的养分,在夜间进行储藏,快速成熟。晴热干燥的天气,也正是农民晾晒粮食的好时机。
白露节气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转眼就到了秋天里的第三个节气白露,白露在公历9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北半球天气逐渐转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到了白露,夏季的暑气已经全然不见踪影,天气开始正式转凉,因为人们会在近地面的植物上发现很多露珠,因此称之为白露。
白露物候
一候 鸿雁来
鸿雁是感知时节的候鸟。天气冷了,就要飞到温度适宜、水草丰美的南方避寒了。
二候 玄鸟归
小燕子飞到南方越冬了。
三候 群鸟养羞
“羞”同“馐”,指滋味好的食物。百鸟感知到秋风的萧瑟,便开始寻找食物,为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储备。
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13年,由北向南,最后在震泽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在白露节气,太湖的渔民会为禹王举行祭祀,祈求风平浪静,获得好收成。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夏天时,冰棍“冒出”的“白烟儿”,水开后壶嘴附近的“白雾”,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这些都是气体液化的现象。
秋分节气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分在公历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南北半球在秋分日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由于日照时间变短,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能越来越少,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秋分和春分有相似的地方,一是太阳直射赤道,二是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昼夜等长。春分和秋分不同的地方在于太阳照射移动的方向,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日光照射位置自此由南向北移动。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日光照射位置自此由北向南移动。
秋分物候
一候 雷始收声
对应春分时的“雷乃发声”。古人认为阳气盛而雷发声,阴气盛而收声。此时,阴盛阳衰,所以雷声收于地下,再听不到天空雷鸣。
二候 蛰虫坯(pī)户
“蛰虫”指的是需要冬眠的虫子,它们已经开始躲回到洞中,并用沙土将自己的门口封闭,准备过冬。
三候 水始涸
进入秋天以后,降水不像夏季时那么充沛,河渠里的水逐渐干涸,空气也越来越干燥了。
古人讲究阴阳平衡。日为阳,月为阴,秋分日月平分昼夜等长,为均衡。秋分以后阴长而阳退。天地万物也改为太阴星君——月神掌管了。《礼记》上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指古代皇帝在秋分祭月。北京的月坛公园原名“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秋分祭月的地方。
秋分这天不一定能赶上圆月,但古人发现,在仲秋十五的夜晚,月亮皎洁明亮,柔和的清辉洒满大地,于是,便在这晚拜月、赏月、咏月,慢慢地,就有了中秋节。
寒露节气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在公历10月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时节继续着昼暖夜凉的气候特点,只是温度下降更快,降水也减少得更快。
寒露物候
一候 鸿雁来宾
古人称后至者为宾,寒露一候,最后一批鸿雁也已经到达南方的迁徙地了。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五日后,天气越发寒冷,雀鸟都已难觅踪影,而此时,海边的蛤蜊大量繁殖,日渐多起来。古人发现蛤蜊的条纹、颜色都与麻雀很相似,所以便用“雀入大水为蛤”作为寒露二候候应。
三候 菊有黄华
世间的花,多因阳气上升而盛放,菊花却因感知阴气滋长而开花。此时,它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用黄色的明艳与深秋相呼应。
《礼记》中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季秋,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菊花也有“黄花”之名,是我国的原生花卉。汉代的时候,菊花就开始被当作药物培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经常服用菊花可以“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到了魏晋时期,菊花被大量栽种,并逐渐成为一种观赏花卉。
菊,花之隐逸者也。在文人眼中,菊花清淡素雅,不与群芳争艳,虽枯不落,一身傲骨,所以文人把它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与菊花相互代言,二者均被世人视为淡泊名利、坚贞高洁的典范。唐代更是把菊称为“陶菊”。
霜降节气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用江南晚秋的景色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愁绪。善感的古人喜欢将自己的心情与季节对应。春天花落去,会伤感年华的逝去;秋天寒风临,会感悟人生的凄冷。“心”字上面加一个“秋”正是“愁”字,这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到了霜降,天气转冷,露水也凝结成了霜。
霜降物候
一候 豺祭兽
豺,又叫豺狗,是一种凶残、贪食的野兽。此时,它出来捕食猎物了,先把猎物排列,然后食用,好像祭祀一样。
二候 草木黄落
大地上的草木枯黄,开始掉落,到处都是凋零的景象。
三候 蛰虫咸俯
“咸”,全、都的意思。“俯”,蛰伏,指动物冬眠。藏在土中越冬的虫子们都开始冬眠了。
霜降时节,作物收获。居住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壮族乡民们会在霜降期间举行热闹的壮族霜降节来庆祝。
明代嘉靖年间,因为壮族女英雄曾在霜降之日大败倭(wō)寇,人们之后便在这天举行活动缅怀女英雄。到了清代,壮族霜降节进入鼎盛时期,节日持续三天,分为初降、正降与收降。
第一天为初降,人们让耕牛休息,称为敬牛,各家各户*鸡宰猪,用新收割的稻米包粽子、做糍粑,犒劳自己和家人,招待亲戚朋友。第二天为正降,人们清早就到庙里祭拜女英雄,晚上对山歌、演壮戏、看壮戏,对歌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三天的尾降,形成规模宏大的霜降歌圩。
在古代,霜降节气是祭旗神和举行阅兵的日子,其中的打霜降仪式,有点儿像现在的鸣放礼炮,是用火炮向空中鸣放,展现军队雄姿。古人相信,经过打霜降,主管霜降的神灵就不敢随意降霜了。因为0℃是大多数作物生长的最低温度,而要形成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霜,肯定是到了0℃以下,这就是农业上讲的霜冻。一旦霜冻出现,农作物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古时打霜降的时候,会有很多百姓前来观看,人们是怀着企盼农事顺利的心愿而来的。
没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年代,耕牛是农民的有力帮手,是农家的宝贝。壮族人民的“敬牛”,表达了人们对耕牛的感恩。
立冬节气
立冬
明•王稚(zhì)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寒风乍起,禅灯孤冷,天气越来越冷。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到了。立冬在公历11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物候
一候 水始冰
古人把立冬水结冰的现象描述为“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立冬节气,水开始结冰了。
二候 地始冻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立冬五日后,地表开始结冻。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shèn)
雉,一种鸟,野鸡。蜃,大蛤蜊。立冬后,气温越来越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越来越少了。江河水枯而水位退减,但尚未封冻,很多蛤蜊便会在水边或是水浅的地方出现。野鸡和蛤蜊的花纹很相像,人们便用“雉入水为蜃”作为立冬三候的候应。立冬祭冬
古时候的立冬既是节气,也是重大的节日。在立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迎冬典礼。立冬前三天,皇帝就已经斋戒。立冬当日,皇帝沐浴更衣,在大臣们的陪同下,一起穿着黑衣,到皇城的北郊迎冬。仪式完成后,迎冬的队伍返回皇宫,皇帝要表彰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并对他们的家属进行抚恤。
冬天到了,秋天的农作物已经收获,繁忙的农事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不过农民并没有躲在暖暖的屋子里过冬,他们可闲不着。
收获的作物需要分类、储藏。比如红薯,有些需要放到地窖里储藏起来,有些需要磨成粉。冬天到了,还要提前把牲畜的食物准备好,玉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那是不是就不用种地了?也不是,在一个个塑料搭成的大棚里,种植着许多蔬菜。此外,在立冬节气给牲畜修补栏圈,移栽果树苗,把过冬取暖用的柴火准备充足,这些都是农家在立冬节气要开始的工作。
小雪节气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公历11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度。小雪表示天气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时节,各地的农业生产都不太忙碌了,不过种在地里的白菜要收割,牲畜和果树的防寒工作也要做好。
小雪物候
一候 虹藏不见
古人歆羡虹的壮美,在节气的记录中,有清明三候“虹始见”和小雪一候“虹藏不见”。《月令气候图说》中言“阴阳气交为虹”,到了小雪,阳气潜伏,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虹自然就看不见了。
二候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大地中的阴气下降,阴阳不达,天地不通。
三候 闭塞而成冬
因天地不通,万物也不再充满生机,冬日的严寒席卷大地。
雪是一种降水形式,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凝华而成的固态。它的形成虽然与雨相似,但因为洁白纯净,从空中飘洒下来的样子像飞舞的精灵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的传统观点认为雪是吉祥的象征,可以将一切不祥去除干净。郑燮写有一首《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这首诗基本上都是用数字组成的,不过却写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场面。“小雪”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节气,二是指降雪量。按照气象学的标准,24小时内的降雪量在:0.1~2.4毫米为小雪,2.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毫米及以上为暴雪。
大雪节气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大雪时节,下雪的频率更高了。
大雪在公历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大雪物候
一候 鹖鴠(hé dàn)不鸣
鹖鴠,古籍中的鸟名,一种报晓的鸟。清代诗人赵翼有诗《途遇大雪》云:“如曷(hé)旦鸟寒自号,比纥(hé)干雀冻不语。”到了大雪,此鸟不再鸣叫了。
二候 虎始交
大雪五日后,阴气鼎盛,阳气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的行为。
三候 荔挺出
荔,又名马蔺、马兰。“挺”,拔的意思,引申为生出。荔草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在寒冷的日子生出了新枝芽。
“瑞雪兆丰年”,这句俗语你一定不陌生,但你想过吗,瑞雪为什么会“兆丰年”?
冬季的降雪补充了土壤的水分,同时,积雪可以保护土壤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对于作物越冬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冬雪落一尺,虫埋土一尺”,降雪天气寒冷,雪融化时又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使土壤变得非常寒冷,将土壤里破坏作物的病毒、害虫冻死,雪下得越大,第二年的虫害就越轻。所以,农民是很盼望下大雪的。
冬至节气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诗中的“长至夜”指的就是冬至。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地球南回归线,这是北半球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日子,因而得名“长至夜”,在古代也叫“日短至”。冬至以后,北半球一年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冬至物候
一候 蚯蚓结
相传,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日蛰伏在泥土之中,蜷曲身体,纠如结状。
二候 麋角解
“麋”,麋鹿,又叫四不像。冬至与夏至是阴盛和阳盛的两个极致,麋鹿属阴,角朝后,因感受到阴气盛极、阳气滋生而角脱落。第二年夏天长出新角。
三候 水泉动
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虽然此时天气寒冷,但蕴含在大地深处的阳气已经在慢慢复苏。
冬至以后就是数九寒天了,“数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计数单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九”是最大的数,又是阳数,冬至这天以后,便开始“数九”消寒。你看这首“九九”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试着想一想,从冬至开始,经过九九加一九天,也就是九十天后,是不是“耕牛遍地走”了呢?
在周代,曾经将冬至的前一天作为岁终,将冬至日作为新年伊始的第一天。直到秦朝,还一直保留着“过了冬至大一岁”的习俗。冬至日,是祭天祭祖的大日子,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进行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里的圜(huán)丘是举行仪式的地方,建成圆形是遵循“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冬至这一天人们都会吃“娇耳”,“娇耳”就是“饺子”,这一饮食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相传,娇耳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是东汉名医,他用面皮包上羊肉和祛寒药材做成耳朵状的“娇耳”,煮熟后带汤分给那些因为天寒冻伤的穷人吃,吃了这些食物的人们,冻伤渐渐好了。大家记挂张仲景的恩情,仿照娇耳的样子做出食物在过节时吃。
小寒节气
咏廿(niàn)四气诗 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gòu)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寒”,有冷的意思。小寒在公历1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小寒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和大寒是我国最寒冷的两个节气,但是如果要选出第一名,恐怕小寒还要略胜大寒一筹呢!小寒时节,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甚至会出现-40℃左右的低温。
小寒物候
一候 雁北乡
古人认为,大雁是顺应阳气变化而迁徙的,此时,阳气已经开始上升,大雁也离开了南方,向北方迁移。
二候 鹊始巢
喜鹊开始衔枝筑巢。
三候 雉始雊(gòu)
野鸡开始啼叫。
小寒节气,经常在农历的十二月里。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为什么叫腊月?《风俗通义》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原来,“腊”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古时候的人们,在新旧交接的月里要举行腊祭——他们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神和祖先,感谢神灵和祖先一年来的庇佑,并祈求来年的顺遂。祭祀的这一天也称为腊日。后来受佛教影响,腊日确定在了农历十二月初八,也称腊八。
清代诗人夏仁虎写有一首《腊八》:“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写的是腊月初八这一天,皇家赏赐腊八粥的情景。到了腊八,百姓们每家每户都要煮腊八粥,在皇城北京,皇帝派大臣到雍和宫施粥。“圣慈”指的是当朝太后,她喝的是熬成的第二锅粥。那第一锅给了谁呢?原来那时的第一锅粥是要供奉给佛祖的,第二锅才是给太后、皇帝和皇亲家眷的。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鼓鸣,春草生”,描写了腊八这天人们敲锣打鼓迎新的情景,这样的风俗在很多地区仍保留着。
大寒节气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俗语说“小寒大寒,一年算完”,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在公历1月20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
大寒物候
一候 鸡乳
母鸡开始下蛋,孵育小鸡了。
二候 征鸟厉疾
“征鸟”,*伐之鸟,指鹰隼之属。“厉”,剧烈、猛的意思。“疾”,快、极速、敏捷。此时,鹰隼这类猛禽正处于捕猎能力极强的状态,它们盘旋寻找猎物,伺机而下,迅速捕捉,以补充能量。
三候 水泽腹坚
“腹”,指中心部分。水中的冰已经冻得结实,寒冷至极。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天地之间一片寂静。不过,松和竹在严冬中依然挺立,梅花也会向着寒风开放。松、竹、梅因为不惧严寒的傲骨品格,被古人誉为“岁寒三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燮对竹的赞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陈毅将军对松的赞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赞美梅的诗句。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文化的瑰宝。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在这条长河之中,二十四节气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探索与认知,自然与人文。在全球化的今天,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智慧,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光芒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