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我国古代传统服饰。近几年随着汉服热,一些人都有穿着汉服的习惯。但汉服是有规矩的,由于受古装剧的影响,我们对汉服有很多误区,特别是一些不懂汉服的人,把古装剧戏服当成汉服。甚至有些古装剧中人物,汉服都穿错了。那么区分汉服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现在汉服的重要标志,研究或者推广汉服的同仁,都把“衣襟向右”,也就是所谓“右衽”作为区别汉服与游牧族服饰的一重要标志之一。为什么“右衽”才是汉服呢?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这句古文,唐朝孔颖达曾注释:“‘皆左衽’者,大敛小敛同然,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左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乡左,示不复解也。‘结绞不纽’者,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
可以看出右衽对使用右手便利,而左衽则是死去人的服饰。因此,历史上一真认为“右衽”代表着先进,而落后的民族使左衽。
历史上,中原文明一直排斥左衽。虽然清朝出现后,汉服一度中断,但汉服文明并没有断,一直有人试图复兴汉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随着汉服热的兴起,有些不懂汉服的人,穿着汉服时不小心“左衽”,有时被人嘲笑。这在古代是大忌。既是一种侮辱,也代表一种大不敬,因为死人才会“左衽”,或者落后的异族才是“左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