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姓远祖——轩辕黄帝
王姓源远流长。追溯起来,有姬姓王、妫姓王、子姓王三大正宗源头,以及赐姓为王、冒姓为王、换姓为王、少数民族改姓为王等百余起源。因此,王姓是中华姓氏中人口过亿的两个大姓之一。
王姓的远祖是轩辕黄帝。相传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有个有熊国(河南新郑),国君少典,姓公孙,其妻附宝是有蟜氏部族的女子。公元前27世纪,黄帝出生于轩辕,遂名“轩辕”。后来,在姬水流域活动,遂姓姬,又姓尹祈、公孙、有熊氏。黄帝十二岁父君驾崩即继君位(约公元前2700年)。
黄帝部族日益强大,先后打败了炎帝部落、蚩尤部落。黄帝会诸侯于釜山,诸侯尊为天子。黄帝建立了华夏民族最早的酋邦式政权,统治着近万个邦国。他把自己的儿子、亲信、贵族分派到四方,管理天下臣民。各部族的成员,都认黄帝为父。因此,黄帝与酋邦之间,既有君臣关系,也有父子亲属关系。因此,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
黄帝在位一百年,逝于黄帝100年癸卯三月初三日,享年111岁,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
黄帝有四妃,生十二子一女:西陵氏女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方雷氏女节生三子(号强、休、清),彤鱼氏生三子(班、挥、夷鼓),鬼方氏嫫母生三子一女(苍林、万阳、禺阳、华)。黄帝另娶妾多人,生有十三子,十二正出继承姬姓,十三庶出分赐他姓。嫘祖之子——玄嚣、昌意是“姬姓王、妫姓王、子姓王”的正宗源头。
姬姓之王——玄嚣生蜂极,蜂极生高辛,即帝喾。帝喾娶陈锋氏之女生尧,娶有邰氏女姜原,生弃。弃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是为周之祖。高辛氏娶有戎氏女简狄,生契,为子姓王之源头。
妫姓之王——昌意生高阳,承祖父黄帝位,即帝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帝舜又称虞舜。虞舜娶尧女娥皇、女英为妻,居于妫水之滨,以妫为姓。
子姓之王——帝喾之子“契”,因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丘),赐姓“子”。契传至汤时,灭夏建商。商末,纣王无道,*死忠臣比干。商朝被周推翻,周武王把朝歌赐给比干后裔。比干后裔因为是王室的后代,遂以王为氏,称为“汲郡王氏”。
姬姓之王,黄帝至周文王世系:黄帝——玄嚣(弟昌意——颛顼)——蟜极——帝喾——后稷——不屈——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踰——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古公亶父——季历——姬昌。由此可知周朝的历代先祖。后稷因善种五谷被舜封于邰。传至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避戎狄侵扰率族人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季历是周室开国之祖,亦称王季,臣属于殷,后被殷王文丁所*。季历之子姬昌继父位为周族首领,从周原迁都至丰(今西安),是为周文王。
姬姓之王又分三派:
(一)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毕(咸阳),其裔孙毕万春秋时为晋国司徒,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分晋,毕万后裔是战国时的信陵君魏无忌。魏灭,其子孙遂以王为姓。京兆郡、河间郡、高平郡的王姓以毕公高为开山鼻祖。
(二)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是为王氏。
(三)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居于太原(山西)、琅琊(山东)、固始(河南)以及福建等地。此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王姓人口中大部分属太子晋后裔。
另有,舜的后代妫满封于陈,部分后裔姓陈,妫满的十世孙陈完亡国后奔齐,仕齐桓公为大夫,食邑于田,遂改姓田氏。后来发生了“田氏代齐”。齐被秦灭,齐王田建的孙子名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其后裔以王为姓。新朝王莽即是其后裔。田建次子田桓后裔也改姓王。
姬赤的子孙也改姓王,此支王姓生活在山西临沂一带。周考王将弟弟揭封于王城(在洛阳),人称桓公。周亡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后裔以王为氏,称“王城王氏”。
其他王姓:王莽当皇帝时,给很多文武官员赐为“王”姓;隋朝王世充本是胡人,入主中原后冒姓为王;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大量少数民族改姓王,如:匈奴、西羌钳耳、鲜卑、完颜氏、朝鲜、耶律氏、夹谷氏,乌桓、蒙古、满族、回族、白族、布衣等族,都有王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王姓人口过亿,为中国第一大姓。俗语道:“铜锣一下响,遍地是王家”。
二、太原王氏始祖——姬晋
周朝第二十三代国君——周灵王,生子晋。姬晋(前565—前549),字子乔,才识过人,十五岁立为太子,辅佐周灵王处理朝政。十六岁时,华北平原上的谷水、洛水泛滥成灾,灵王主张堵塞二水,姬晋主张顺其自然,因势导水。灵王嫌他拂逆上意,大为震怒,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贬为庶人。姬晋十七岁便忧郁而终。其子姬荣(字宗敬)又回到了京城,周敬王时,曾任司徒,后因朝政荒废,权臣倾轧,遂引退避居山西太原山区。因为他是“帝王的后裔”,老百姓便称之为“王家”, 周敬王追赠其为“王”姓, 姬荣为王姓受姓之祖。从此天下有了王氏家族波澜壮阔的历程。
关于姬姓王氏先祖的起源,多家王氏族谱记载大同小异。公认姬晋是姬姓王氏的起源。但是,至第八世孙王错之后,各分支族谱则出入较大。
潜岳《太原王氏族谱》列举姬晋之后十九代世序为:晋公—宗敬—森—彬—升—宥—硕—错—贡—谕—息—恢—永—颐—翦—贲—离—威、元……
三、太原王、琅琊王各自辉煌
司马迁《史记》记载,秦汉之际,王错后裔诞生了祖孙三代名将:王翦、王贲、王离。王翦与子王贲辅佐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立下不世之功,被封为大将军——王翦为“武成侯”,王贲封“通武侯”。王翦的封地在长安和太原。
秦末,楚怀王命项羽为上将军,统帅三军。王翦之孙王离率兵与楚霸王决战。秦、楚双方陈兵于巨鹿,项羽来到漳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经过几番激烈交锋,楚军包围了秦军。战阵中项羽生擒了秦将王离,王离自*。
大将军王离生有二子:王元、王威。王元为了躲避楚国的搜捕,远迁山东琅琊,而成为琅琊王氏之祖;其弟王威出仕汉朝任扬州刺史,称为太原王氏之祖。王元、王威后裔以“太原郡”为最初的郡望。而“琅琊郡”则是“太原郡”分离出来的郡望。以太原为郡望者,多称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县人;以琅琊为郡望者,则称祖居琅邪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费县)。琅琊、太原两大支系,是中国王姓最大的族群。
唐太宗李世民称:“天下王氏出太原”。太原王氏是指以姬晋为始祖的所有王氏支派。安徽省岳西县王姓有太原王、琅琊王,有太原王分出的杨王、王杨,太原王后裔又分裂出复姓王杨氏;有晋朝司马王导后裔——唐丞相王简怀后代杭州王,有入赘太原王的曹王,有婺源迁徙的巍岭王,有冶溪罗铺西源里王,有天堂东山的李王……
四、王杰——隋文帝赐姓杨
太原王——王威后裔,自汉朝至晋朝都十分兴旺,封侯拜相者过百人。至隋朝,四十三世王杰,辅佐杨坚建立了隋王朝,封为安康侯;隋文帝为了表彰其特殊功勋,赐以国姓——杨。隋朝短命(557—581年),被李渊夺位。 杨杰为了忠孝两全,复姓“王杨”。 其后裔有的恢复了王姓,有的继续使用杨姓,还有的生姓杨,死姓王。
清同治年间,王际春等修纂《太原王杨氏支谱》,以王杨富春为潜山始迁祖,称王杨富春为太原王氏后裔。谱序记:“隋文帝时,富春公先祖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称“王”者,不忘其祖;称“杨”者,不背其君。王杰之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鄱阳瓦屑坝。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戌、得戌,从此鄱阳王杨氏遂分为两支。元末渡江来皖,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
下面《琅琊王氏宗谱》与《太原王杨氏支谱》,如出一辙。
潜岳《琅琊王氏宗谱》载:王富春为琅琊王氏之后裔,江左始迁之祖。唐末,安康侯王杰之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王富春,再徙居鄱阳湖瓦屑坝。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戌、得戌,从此鄱阳王杨氏遂分为两支。“元末战乱,陈友谅占据鄱阳,王氏遂渡江来皖,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
又有《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称新安王氏是琅琊王氏之后裔,以王璧为一世祖。唐末,琅琊王氏48世王璧,时居杭州,追随大将军杨行密东征西讨,屡立军功。杨行密死后,杨渥继位,荒淫无道,将王璧贬黜为祁门县令,王璧遂从杭州迁居徽州(新安)祁门苦竹港。王璧有九子二十三孙,分徙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号称一百三十六房,形成江南大族。江左王氏始自王导,而王导又是琅琊王氏之后裔。
历史上王氏称帝者,除王莽夺汉,还有王审知称王。唐末五代时,固始人王潮、王审圭阝、王审知三兄弟率军入闽。《十国春秋》载:王氏兄弟,本琅琊人,出身名门望族,为秦将王翦34代孙。王氏兄弟历时9年,统一全闽。昭宗在福州建威武军,任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史,审知为副使。乾宁四年(897年)底,王潮卒。次年,朝廷任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王审知称闽王,其子继位,建立闽国,追认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故后人尊王审知为开闽王氏之祖。宋太祖得天下后,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题“八闽人祖”四字。
五、三槐堂主——王祐
宋朝,王氏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三槐王氏。 “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 是“三槐堂”的堂联。“两晋家声”指西晋、东晋的王祥、王戎、王导、王羲之等名人。“三槐世泽”指先祖王祐(亦写作“佑”)。太原、琅琊两支都将王祐列为本支先祖,究竟属谁,因资料所限,实难定论。
王祐,生于后唐(923年),曾任后唐、后周官职。宋太祖时,王祐任监察御史。太祖委派他查处原大名府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一案,并许诺事成回朝后升任宰相。王祐经过认真调查后,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不料,宋太祖大怒,将他降为行军司马,安置华州。宋太宗即位后,又重新起用他,并拜为兵部侍郎。当初受贬时,王祐在汴梁所居庭院中,亲手栽下三棵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宋真宗的宰相,位居三公之首。王祐子孙,居官要职者十余人,成为宋代一大贵族。三槐王氏成了王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
相传,周朝规制,宫廷外种槐树三株,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在庭中栽三棵槐树,是借三槐喻意,激励族人。王祐生子三人:王懿、王旦、王旭。其子孙(十个孙子,二十五曾孙)果如其言,簪缨相继,位居三公者多人。其中自太平兴国后百年间,每逢大比,必有人登科入士。因此,宋代诗人范景仁有诗句描写其家“三朝遇主唯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所以,王姓又有“三槐世第,十榜家声”的堂联。王旦的孙子王巩,与苏轼友善,苏轼有感于三槐堂人才济济,遂撰《三槐堂赋》,流传于世。王祐的后代自豪地称作“三槐王氏”,并以“三槐”为堂号。
(原稿作者柯万英,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