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6-30 20:03:43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

一、大暑的节气由来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

最早记载大暑的是《逸周书·周月解》。该书中明确指出,“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汉代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2)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二、古人如何过大暑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3)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

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明代文学家钟惺《夏冰》即是对此事的记载。

当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直到清代仍存,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4)

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沿湖赏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佳趣。盛夏六月荷花盛开,无论北京、杭州、南京,人们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

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而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赏荷的胜地。暑月游船也是当时民俗之一。旧时南京人在大暑时节,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

三、大暑的节日习俗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5)

大暑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很多民间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如饮伏茶、喝暑羊、吃仙草、晒伏姜、吃荔枝等。

大暑时节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特别是在山东省枣庄市,至今仍有流传这一习俗,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6)

广东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浙江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总之,关于大暑节气的传统文化很丰富,不仅有吃的喝的玩的,还有很多民俗传统,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因此,需要就我们继承与发扬。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