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俗称“阴阳历”|出自网络
但问题是,太阴历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为29或30天,一年共354或355天;
而太阳历则一年有365天,每4年加一个闰年,共366天。
如果单纯用太阴历的内容,每年都要比太阳历少十几天的话,就会出现一种现象:
假设从开始计算的当年开始,该年的春节是在冬季到春季之间;那么十几年以后的春节就该摇着蒲扇吃西瓜了。
有没有感觉年味和春运挂在一起?
图片出自网络
很明显,这会给人们日常作息造成极大不便,所以农历中具有太阳历的内容就体现了,那就是二十四节气!
翻看日历,我们会发现,虽然农历中太阴历的内容很多,但二十四节气却又和公历的时间凑在一起,比如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大致在公历的4月5日。
一个农历年,必须完整走完二十四节气,如果走不完,那就闰一个月。这就是农历中闰月的由来,但怎么闰却又有讲究。
02
闰月怎么闰
闰月的设置使得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季节)。
图片出自网络
不过,麻烦并没有消除。
在殷商时期,殷历已实行“置闰”,一部分置于年末,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沿用上月的“月名”。
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基本是“等距”安排。
因为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一定出现于殷历的三、六、九和十二月。
古人观测天文的地址|图片出自网络
所以,殷人通过天文观象在这几个月之后“置闰”,其所要取得的效果,就正如《尚书·尧典》所强调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原则一致。
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又观测到了下一年冬至的太阳照影必定向后推迟四分之一日,由此产生了“四分历”。
这个结论,是因为《春秋》准确记录了三十三次日食。
“四分历”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而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则为29.5306日,十二个月实为354到355日。
照此计算,三年按朔望月计算,就少了33日,即便三年一闰,仍无法保证与太阳回归年“整齐划一”。
于是先贤们发现,十九个太阳回归年长度为6939.75日,这与235个朔望月长度几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