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热不热了,为什么初伏过半没有热起来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7-14 22:28:44

二、早立秋、晚立秋的区别

三伏天酷热难忍,很多人都盼望着秋天早点来临,其实大暑节气过后就是立秋。

立秋为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首个节气,而立秋后阴气渐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也会有所下滑。

其实,严格来说,只有日均温度接连5天在22℃以上,才算进入秋季。因而,就算立秋来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凉爽天气。

而今年立秋为8月8日,但立秋并不表明酷暑结束,毕竟立秋后末伏也会迎来。一般来说“秋老虎”还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两广、海南地区甚至持续两个月。

正所谓“立秋暑未消,秋老虎驾到”,立秋从来都不是天气凉爽的分界线,立秋后中午仍然闷热,真正凉爽要等到白露节气后。

不过,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早晚立秋,天气炎热程度有所不同。那么,怎么分辨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末伏热不热了,为什么初伏过半没有热起来(5)

今年立秋时间为8月8日凌晨2时22分41秒,古人认为如果是中午12点前立秋,就是“早立秋”;如果是中午12点以后立秋,就是“晚立秋”,显然今年是“早立秋”。

而从这句俗语就可知道,如果是“早立秋”,那表明“秋老虎”很难发威,炎热时间持续不长,天气很快就能凉爽下来。

三、公秋、母秋辩热不热

除了早晚立秋外,民间也有“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意思是公秋意味着“秋老虎”很难持续太长时间,立秋后天气相对比较清爽;而如果是母秋,那表明天气炎热,秋老虎发威。

那么,该如何分辨今年是公秋还是母秋呢?

在古人看来,单数日子为“阳”,而双数日子为“阴”;白天为“阳”,夜间为“阴”,其中“阳”则对应着公秋,“阴”则对应着母秋。

末伏热不热了,为什么初伏过半没有热起来(6)

而判断今年是公秋还是母秋,有以下几种说法:1、根据立秋时间

从上文可知,今年立秋时间为凌晨,而夜间为“阴”,因则对应着“母秋”,如此可见今年为“母秋”。

2、根据农历月份

立秋时间虽然为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变化幅度不大,可立秋对应的农历时间变化比较明显,部分年份为农历6月立秋,部分年份为农历7月立秋。

而农历6月立秋就是“公秋”,农历7月立秋就是“母秋”,今年为农历6月立秋,因而可知今年为“公秋”,天气比较凉爽。

但如果从农历日期的“单双数”来看,今年立秋为农历的六月二十二,为双数,因而为“母秋”,这又表明秋老虎仍会发威。

但这三种划分方式中,白天、黑夜只有几小时区别;而日期“单双数”也只有一天只区别。

显然这两种划分方式,局限性、随机性比较大,因而农历月份划分法更具有科学意义,今年为“公秋”,天气比较凉爽,秋老虎持续时间不是太长。

末伏热不热了,为什么初伏过半没有热起来(7)

而从五行上来看,秋为“金”,今年立秋时间为丑时,意味着 “金气”比较强,金气越强,那凉气也就越强,对应的秋天更为凉爽一些。而金气强,就意味着今年为“公秋”,天气不会太炎热。

四、秋包伏还是伏包秋?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表明着末伏必然为立秋后,不过就算如此,还会出现“秋包伏”和“伏包秋”两种情况。

如果立秋和末伏第一天为同一天,那就表明这一年为“伏包秋”;而如果入末伏当天在立秋之后,就是“秋包伏”。

显然,而伏包秋其实就是中伏为10天的年份,但它比较罕见,过去30年来只有4年遇上“伏包秋”,

不过,上述的分辨方法并不严谨,末伏只有10天,立秋却为15天,如果末伏和立秋为同一天,那出伏仍为立秋,根本不足以形成“伏包秋”,只有出伏时间为处暑节气,才可形成“伏包秋”,反之就是“秋包伏”,这意味“伏包秋”更是罕见。

末伏热不热了,为什么初伏过半没有热起来(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