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被称为“迎月节”,代表着农历八月的中秋节即将到来。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月习俗,古人用来祈愿家庭团圆和幸福,后来人们聚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光,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中秋节。
因此,中秋之夜前一天成为准备日,即为“迎月节”。
这一天有什么说法?
人们又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
“八月十四”又被称为“忍日”,遇定、没财、有人日不宜远行、重大事务?
这是怎么回事?
八月十四的说法。关于八月十四有一种说法,就是“忍日”,还有人说这一天叫做“禄空日”。“忍日”的由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说这一天与忍耐有关,二是与日数有关。而这两个原因又可以演变出四个。
在《太原志·民俗志》中记载“这天叫‘忍日’,不能有环境变化,这天不适合结婚,也不适合开业,不能叫别人开门,不能烧香求财……”
还有一个说法,是把它与日数有关:由来是因为这一天是三十六数中的三十,属于“三十忍”。
在古代人们还非常迷信数字,认为十、二十、三十这些数字都是不幸或不吉利的,所以就推测出八月十四这一天也是不吉利的。
这种迷信观念一直流传到今天,所以出现了人们觉得八月十四这天适合积蓄,不适合消费的观念。然而,这种观念仅仅是流传在民间,并没有在正式的文本中进行记载,所以这种观念的真实性并不能确定。
但是,这种观念已成社会共识,被公众认可和传播,所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这也导致一些商家选择在此时开展促销活动,以刺激消费和提高销售额,但仍然会有消费者对此持谨慎态度,以避免在“忍日”过多支出。
除了上面所提的原因,中秋节前一天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是因为人们还认为,这一天的月亮和太阳充分结合,所以会影响天上的星辰、地上的生物、以及人们的情绪和身体状况。
可以把这一天看作是中秋节的前奏,人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正式节日做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