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喝茶人数决定饮茶氛围感,依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
明代文人陈继儒的《眉公杂著·太平清话》中,写过一段话。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名施茶。”
寥寥数语,甚为传神。
杯茶独酌,心无旁骛,专注在面前的杯中物,更益神思。
卢仝写《七碗茶歌》,“一碗吻喉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独饮虽利于专注品茶,但终究有些清冷,有故人不期而至,促膝而坐间,以茶待客,与知己对饮,更添温情。
杜耒有一首极美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三人在场,是聚饮的极佳组合。
独酌太冷清,而两人在场,你来我往的一问一答,不断来回接话,也没有暂歇的时刻。
但三人共饮,就添了许多热闹气氛,更显闲适从容。
哪怕主泡者正顾着手上的冲泡沏茶动作,一时来不及接过话茬,场面也不会显得尴尬。
周末放假时,和朋友们约在一起喝茶。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细节,3个人同时在场喝茶,适合用多大的茶具?
《2》
三个人在场喝茶,照例可沿用标准盖碗。
用110毫升标准白瓷盖碗继续冲泡,足矣。
标准盖碗,适用场景较为广泛。
从独饮到对饮,再到三、四人在场同时喝茶,都能派上用场。
110毫升标准盖碗泡茶期间,除掉单泡投茶量,再扣掉干茶吸附的一部分水。
冲出一道茶汤后,茶水量在85-95毫升左右。
将茶水冲进公道杯,再用公杯分茶。
按照“茶分七分满”的做法,刚好足够给在场每人分上一小杯大约30毫升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