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点赞手势怎么画,点赞的手势怎么画两个手

首页 > 兴趣爱好 > 作者:YD1662022-11-20 03:33:38

比如平台通过各类激励政策(如流量包、现金奖励)、创作工具(如剪映、各色各样的道具模板)和对优质内容的扶持,来激励创作者生产内容。优质内容又可以反向提升创作者影响力。

另外,通过鼓励消费者对创作者的关注,来沉淀关系链,一方面内容供给满足个性化订阅的需要,另一方面反向激励创作者持续产出。双方收获了各自的利益,也就更难以离开平台。

而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又是满足和反哺的关系。因此正是这样的背后逻辑支撑了内容型产品的发展。

当然,对于「我的点赞、评论」来说,因为用户的动机导致内容成分占主导地位。所以,社交属性、内容互动的增减与否,主要受产品自身定位、以及业务方向的影响。

简易点赞手势怎么画,点赞的手势怎么画两个手(17)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微博保留了up主信息模块,就是由于微博本身定位强社交,绝大部分的内容生产、传播基于产品内沉淀的社交链,甚至你关注的人点赞了什么内容,都会通过底tab的红点来吸引你去点击。

简易点赞手势怎么画,点赞的手势怎么画两个手(18)

也正因此,微博在「我的点赞」界面中,采用的是「创作者模块」来表达社交属性,以此鼓励、引导用户去社交互动。此框架下,除了内容外,还强调了消费者对创作者、及其内容的关系。

而头条本身定位是个性化资讯服务,但后续的业务方向也开始向社交倾斜,不论是早前就有的新人推荐卡片、微头条还是创作者门槛的降低,都意味着头条正在朝着微博社交化的道路不断迈进。

头条目的很明显,将过去松散的用户关系,通过社交链的沉淀来转化为关注 粉丝的强关系。(提一嘴,头条和微博一开始其实是互惠抱团的关系,后来头条开始涉足社交后,因为触碰到了微博对市场的独有控制,两家就开始不断互撕,其实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利益)

也正因此,头条的框架和微博一致,都采用了「创作者模块」,而非常规的「用户模块」。

而其他的双模块框架,即「用户模块」 「互动模块」,除了内容外,则只强调消费者和内容的互动关系,这和产品本身并非强社交的定位有关。

单模块框架,除了内容外,只强调消费者个人身份,此时缺失了和内容、创作者的关系,互动感弱化,沉浸感开始强化。

零模块框架,则让用户完完全全得聚焦到内容当中,沉浸感最高。此时「我的点赞」更多得类似收藏功能,来作为承载个性化内容的容器。

四、使用场景总结

最后,来大致梳理下每种框架的使用场景。

如果产品当前定位与微博类似都倾向于强社交,或者业务方向开始向社交偏移,那么可以使用内容 创作者模块 互动模块的框架(「我的评论」涉及用户自己的评论,需要用用户模块);

如果产品当前对社交没有那么重的需求,那么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细分两类:

1.希望强调用户对内容的互动:可使用内容 用户模块 互动模块的框架

2.希望用户沉浸于内容中,可以使用内容 用户模块,或者纯内容的框架。前者的优势在于保留互动以及通过自身信息的露出来强化「我的」掌控感,另外头像锚点也利于视觉锚定,快速浏览;后者的优势在于高屏效和完完全全的沉浸感。

一句话,根据产品当前的状态和诉求,框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是适不适合而已。

五、最后

任何的设计形式,任何看似简单的细节,必然存在一个客观依据作为支撑,要么是业务、要么是用户。所以,我们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多从这两个维度,不断得去理性思考、深挖背后的逻辑,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让设计有理有据。

希望这篇干货对你有所启发。

我是Andrew,我们下期见。

专栏作家

Andrewchen;*转行人的设计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科院硕士自学转行,擅长通过文字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和提效。延迟满足、长期主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