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95公里。对许多人来说,马拉松是生活的解药,最难的在于坚持,实现对体能的极限挑战。
至少严伟不这么认为。他失去了视力,眼前只有一片黑暗。当他决定开始一场马拉松,如何迈出第一步,伸左脚还是右脚?
还有许多身体受限的人,也奔跑在马拉松的战场上。他们不仅要完成一项体育目标,更重要的是,夺回对身体的掌控。
第一步
在黑暗中行走了28年,严伟决定跑起来。不仅要跑,他还想一口气跑42公里,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听起来有些疯狂。
2015年的春天,生活在山东高密的严伟把妹妹拉到公园里。他让妹妹骑着自行车,自己抬手扶住妹妹的肩膀,跟随车子的行进抬腿迈步。
腾空的感觉让他心里发慌。跑起来的瞬间,严伟立即感觉耳边的气流变得异常。移动的速度变快,气流的流速也在变快,再加上变大的脚步声对气流的搅扰,骤然间周边的物体都像是飞速朝他撞来,不免发怵。
出生后不久,严伟就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彻底失去了视力,看不见,而且双眼完全不能感光。小学时,他曾和同学拉着手在操场上跑过几次步,后来怕出危险,再也没尝试。由于运动太少,他在15岁时体重便将近180斤。除了超重,体质也很虚弱,经常感冒、哮喘,严重的时候无法躺着睡觉。
为了减重,严伟开始运动,但只能做高抬腿、跳绳之类的原地动作,枯燥无聊。2013年,他第一次从新闻里听到有“马拉松”这样一个赛事,直到2015年5月,他在网络上发现一个公益组织在招募视障者参与马拉松比赛。
视障者也能跑步,甚至还能跑42公里。严伟觉得这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挑战和体验,他当即给妹妹打去电话,请她带他练习。
起初,他是扶着妹妹的胳膊肘,两人一起跑。妹妹以前没有过跑步训练,速度慢,跑个一两公里就跑不动了。严伟觉得这样下去离参赛距离太过遥远,就让妹妹骑自行车。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跑步时,他得一直抬着胳膊扶住妹妹的肩膀,时间长了手臂酸痛不说,因为不能摆臂,身体难以保持左右平衡。自行车的车速不稳定,突然变速时,会改变严伟的跑步节奏和身体姿势。他的身体会向前倾,步子变重,全身的关节出现扭动,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都转变不回来。
这样的错乱时时发生。为了节省时间,严伟从不会停下来调整,而是忍着别扭的感觉和肌肉被拉扯的疼痛坚持跑下去。渐渐地,他跑的距离越来越长,对陪跑者的体力要求也在变高。除了妹妹,母亲每周都坚持陪他跑3次。他一口气能跑十六七公里,当时51岁的母亲就也一口气蹬这么远的自行车。
在每日的练习中,严伟一点点摸索着对身体的掌控。他无法观看跑步教学视频,只能听取别人的描述和建议。有人说他胯打不开,有人说他腿抬得太高,但他不知道到底胯要打开到什么程度,腿要降低几公分,只能反复地尝试。
偶尔跑着跑着他会“灵光一现”,感到整个身体打开了,步幅迈得大,跑得又快又流畅,还不觉得累。这样的美妙感觉稍纵即逝,后来他花了近十年才渐渐固定下来。
练习了4个月后,严伟在2015年9月如愿站在了他人生第一场马拉松的赛场上。主办方给他安排了一位志愿者,拉着一跟牵引绳,两个人一起跑。开赛后跑了一阵,志愿者需要停下来系鞋带,就把绳子交给别的跑者,叫严伟先往前跑。后来,志愿者没有跟上,和严伟走散了。临时帮忙的跑者体力跟不上了,就在跑道上大声呼喊,询问是否有人能帮忙带盲人朋友一起跑。
最后,在好几位参赛选手的志愿协力下,严伟跑过了终点处的测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