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用一道菜*的:烧鹅。
徐达重病,医生嘱咐不能吃烧鹅。但朱元璋非要赐他一只烧鹅吃,吃完徐达就死了。
《山河月明》中,多次用了这个烧鹅梗,有点辟谣的心思。咱也不知道什么病不能吃烧鹅,并且吃了就死,那是烧鹅还是毒药呢?
我觉得《山河月明》对朱元璋、徐达、烧鹅的戏剧推理分析,比较符合正常人类认知。
徐达自己就是喜欢吃烧鹅的,从小爱吃,但穷时吃不上。后来发达了,也爱吃,身体却吃不消了。所以大女儿管着他,不让他吃。
后来徐达病入膏肓,临终前见朱元璋一面,就说想吃烧鹅。朱元璋心里难过,出门就说口谕:赐徐达一只烧鹅。
门口跪着徐达的子女们。儿子们立刻说,医生不让我爹吃烧鹅。但大女儿却拦住弟弟,曾经她最反对爹吃烧鹅,如今却转性,亲自下厨给爹做,让爹人生最后一次吃他最喜欢的东西。
我以为,这个大女儿是更爱自己父亲的。
曾经不让吃,是为了长远之爱,让爹保重身体,延年益寿。如今爹剩下日子已经不多了,谋求长远就不如谋求当下的享受。
有点像临终关怀吧。
无独有偶,《亲爱的小孩》剧中,也有这样类似的命题,但是当事人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选择。肖路还是个少年时,父亲病重,妈妈忙碌,弟弟幼小,他在医院给父亲陪床。
父亲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自己想抽烟。但是肖路立刻反对,医生不让你抽,你不要命了?父亲求他:实在不行,你买一盒烟来,点着,我闻闻。
肖路反正是不会同意父亲抽烟的。谁想到他出去一阵,父亲就去世了。
这件事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多年后对着妈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连爸最后一点心愿都不能满足。
其实,真的爱一个人,需要为对方谋划深远,也需要对对方有所了解。这里有一个理解别人的心理学原理:黄金原则和白金原则,是两种不同的方向。
黄金原则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这是将心比心、感同身受。
与之相对应的是白金原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这其实更不容易做到,非深入了解对方的性格、处境、心情不可。
朱元璋和徐达大女儿同意徐达吃烧鹅,就是践行了白金原则,更关注徐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