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黄花城
春到黄花城
“金汤”石刻
黄花城民居
“几”字长城黄花城长城又名“金汤长城”,与黄花城水长城并不是一段长城。
之所以叫“金汤长城”,在于此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冲。关口附近的岩壁上有“金汤”石刻,意为“固若金汤”,为明万历年间所题,足见这里关口的险要。
这段长城东起小长峪,西至撞道口,全长约4千米,边墙约3300米,有空心敌楼13座、城门2座、附墙台2座、实心敌台1座,东西城堡各1座。该段长城为石条结构,雄伟险峻、巍峨古朴,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
黄花古镇暮云间“天险曾开百二关,黄花古镇暮云间。”这是明代诗人章士雅《黄花镇》中的诗句。距今420多年前诗人笔下的黄花镇就是古镇,可见黄花镇的历史多么悠久。
黄花镇与黄花城相距2500米,它们并不是一座村庄。两个村庄都以“黄花”命名,东为“镇”,西为“城”。当地人常常省去“黄花”,以“镇上”“城上”称之。这两个村庄确实存在着历史渊源,黄花城成村稍晚于黄花镇。
“黄花镇,成村不晚于金代”,就是说在金代以前,已有“黄花镇”。隋唐时期,幽州所辖有燕山都护府,府下设有军政合一的“镇”。黄花镇的“镇”与现在的“村镇”显然不同,这里的“镇”是个军事区域。古时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明景泰四年(1453),塞外诸夷不断进犯,为加强防守,便于指挥调动,于头道关内(今黄花城位置)建筑堡城。城建好后,黄花镇的军事指挥机构移驻于此 , 为了与原来的黄花镇区别开,称为“黄花镇城”,后简称“黄花城”。
黄花城城墙毁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周边村庄很少有城墙,所以比较特殊。村内老人回忆,当年城内庙宇众多,不下十几座,还有古树、古井,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的踪迹了。村中现存断断续续的几十米城墙,墙体残破,城砖全无,斑驳的石头上长满了杂草树木。
固若金汤本镇口黄花城长城建筑得异常雄伟坚固、大气磅礴。登上长城,可以清晰地看到三道长城防线的轮廓。
黄花城关口,旧称本镇口,由此向关外延伸,还有二道关、三道关,层层设防,防御纵深很深,可谓关卡重重、墙高城险。本镇口当年曾建有关门城楼,修建黄花城水库时拆除。本镇口即头道关,是黄花城长城的第一道关口。当年重关锁钥的关门,如今成了黄花城水库大坝。一湖碧水,为古老的长城增添了灵秀之美。长城脚下的农家接待,一家一家鳞次栉比,透着红火热闹。
关口附近的石壁上,有题写着“金汤”二字的摩崖石刻,每字有2米见方,阳刻正书,敦厚端庄,十分醒目。右上小字题款“明万历己卯春”,左侧落款“金陵吴臣书”,上下款今已字迹模糊,很难辨认。就其年代而言,明万历己卯年为1579年,距今已有438年历史了,文物价值十分珍贵。
黄花城长城墙体高大,高达6~9米不等,平面呈梯形,底宽约7米,顶宽近6米,大部分地方墙顶平面宽阔平坦,可以5马并骑或10人并行。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最重的石条差不多有2000千克,无论陡峭山坡还是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以灰浆合缝。
石条之上,再砌城砖三四层,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墙顶表面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城墙内部填充的是夯实的泥土和石块。为了防止渗漏,大都铺砌了三层城砖。城砖铺砌时外高内低,便于排水,雨水可从排水沟流入墙上的水嘴,再排出墙外,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墙上面两边再加高,外侧的叫雉堞或垛墙,内侧的叫宇墙或女墙,构造各不相同。垛墙为迎敌墙,高约2米,便于掩护人体,砌有成排的垛口,垛口与垛口间距约1米。垛口的砖均为特制,一边为斜面,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如此设计非常科学,观察面大。垛墙上部设有瞭望孔,下部是射击孔,令人惊奇的是,部分射击孔和瞭望孔的砖面还雕有图案花纹。内侧宇墙高约1米,墙顶是一层脊砖。
虽经数百年岁月的风吹雨打,那些黏合的灰缝依然洁白如故。古人砌筑城墙的工艺非常讲究,注重细节,无论直线还是曲线,都柔和而坚固。那道道灰缝不仅坚实,表层还呈“泥鳅背”或“荞麦棱”状,非常美观,这对我们今天的修缮工程有很大的启发借鉴作用。
十八蹬高入天距黄花城头道关仅1千米的小长峪口,为黄花城长城东起第一个关口。《四镇三关志》记载 :“小长峪口,永乐年建,通步,缓。”小长峪关口西侧长城人称“几字弯”,远远望去,城墙就像一个大大的“几”字书写在一面山上。那“几”字右脚一勾勾住了关口,当地老百姓另有自己的俗称——“椅子靠儿”。这段长城2004年开始修复,分三期进行维修,至2007年竣工。长城修筑得很坚固,路面上的方砖很平,不用担心残砖碎石绊脚,只是坡度很陡,步步登高。
几字弯的最高点建有实心敌台,平坦开阔,视野非常好,十八蹬、九公山、黄花城水库都清晰可见。几字弯与贾儿岭的牛犄角边、驴鞍岭上的牛犄角边一样,都是不惜一切抢占制高点,体现出长城的防御战略,除非万不得已才过山谷,否则就修筑关城隘口。长城哪怕绕一段很长的弯路,再辗转回到对面的山头,它都不低头,不潜藏躲避。这一条勇往直前始终在最高处奔腾的巨龙,把一身的豪勇霸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几字弯8号楼附近,长城的西侧墙面镶嵌着修城碑,为明隆庆四年(1570)季春之吉所立,刻有“谭纶、刘应节等将领及督工、匠役若干人鼎建”字样。从碑文记载中推算,这段长城从隆庆四年重修至今已有447年的历史了。
从关口向东,一座山峰拔地而起,林木莽莽,路远山高,长城就沿着这乱石山脊直达山顶,这就是十八蹬。据说,北京的长城有三处最险 :第一险是司马台段的望京楼,第二险是箭扣段的“鹰飞倒仰”,第三险就是小长峪的十八蹬。因为山势险峻,城墙修筑得也异常陡峭,最陡处是一几乎呈85度角的大陡梯,由十八级高高的砖蹬连接而成,故被称为“十八蹬”。十八蹬到底有多高?民间有“十八蹬,高入天,鹰飞倒仰猴难攀 ;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碌碡滚三天”的说法。
当地人传说,当年长城修到这里,因无法越过那如劈如削的山尖而愁坏了督工官。后来,一个民工看到有民妇登梯上房,就建议把城墙修成阶梯形。城修好了,如一挂长梯垂于天际,于是取名“十八蹬”。
十八蹬大概有30多米,真如一架通天天梯挂在了断崖上。抬头仰视,陡峭山梁上的长城几乎成垂直的坡度,抬头只能看到天。底层台阶的砖石都已坍塌,山体裸露,人们勉强可以手攀脚蹬。
十八蹬最高点有碎石码放的玛尼堆标志,海拔约875米。山高城险,黄花城长城的每一处景观都彰显着举世无双的魅力。
内容来源:怀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