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条件反射例子有哪些,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例子有哪些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07-03 09:31:22

13、期望导致结果——罗森塔尔实验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14、给别人留个好印象——阿希的人的特征描述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例子有哪些,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例子有哪些(13)

阿希从众实验

如果你发现周围的人都犯了错误,你敢跳出来坚持真理吗? 阿希Solomon Asch在1951年设计的从众实验会告诉你,很可能你也会随大流的将错就错了。

当志愿者来到实验房间时会发现,屋子里的七个座位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最后一把椅子空着。你会以为别人都来得比你早,但是你肯定没想到那6个人其实都是阿希的助手,来当托儿的。接着好戏就上演了,如同图片显示的那样,测试的答案都是及其简单的,只要是智商正常没有喝多的人都不太可能答错。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被试们是按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的,这样每次志愿者总是最后一个回答。在18次测试中,实验助手有12次故意出错,当然他们是一起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

结果,这项测试志愿者们的最终正确率为63.2%,而没有干扰单独测试的对照组正确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跟助手们相同的错误答案。有5%的人甚至从头到尾跟随着大部队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正确的观点。

阿希认为,人们从众的行为应该还和人群数量有关,所以他又进一步改进了实验,分别将志愿者同一名到多名实验助手组成小组。当只有志愿者和实验助手组成的两人小组进行测试时,当助手故意回答错误时,志愿者的最终成绩几乎和单独回答时一样好。但是当助手增加到两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上升到13.6%。当助手增加到3个人时,志愿者的错误率就到了31.8%。再继续增加助手数量时对志愿者的错误率已经没有显著改变。

阿希做这项研究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五十年代人们还在对二战进行反思,不明白为什么整个德国可以在纳粹的带领下做出那么多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阿希的实验证明个人会屈从与集体的压力,即便他明白集体的行为是错误的。人的从众行为对于文化的形成和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有益处的,但是在进行决策时,从众行为很可能会导致集体决议成为个人意见的结果,而正确的意见却在盲从中被掩盖。

15、心中的地图——老鼠走迷宫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例子有哪些,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例子有哪些(14)

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因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

托尔曼用“符号”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这才是学习的实质。

托尔曼为了探索动物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学习变化,他设计了一些巧妙的实验(例如白鼠走迷宫的学习实验)。白鼠有三条通向食物的途径,途径一最短,途径二次之,途径三最长。在一般情况下,白鼠选择较短的途径。当途径一被阻塞点A阻塞后,白鼠就选择了途径二;当途径二被阻塞点B阻塞时,改由途径三奔目标。白鼠能顿悟阻塞点B将途径一与二同时关闭起来了。这说明白鼠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根据盲目的习惯,也不是依据途径的次序而形成的机械的奔走习惯来行动的。托尔曼认识到,白鼠习得的不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形成了类似现场的一张地图——“认知地图”,正是这种认知地图指引了白鼠的正确行为。

托尔曼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认知概念,直接来自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些积极成果,认为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

16、感谢记忆——延时记忆实验

人的发展

17、爱的发现——猴子依恋实验

18、看不见≠不存在——皮亚杰的儿童观察研究

19、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吗?——营养不良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生的孩子的智力影响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阿登屋疗养院的实验

情绪和动机

21、性动机——人类的性反应实验

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南涪尔族的面部表情辨认实验

23、生活,变化和应激——生活事件调查

24、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实验

人格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I-E量表

26、你的品德如何——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

27、和心脏赛跑——AB型性格格言

28、个人和集体——跨文化差异研究

心理病理学

29、这儿,谁是疯子?——精神病诊断实验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弗洛伊德防御理论

31、习得性抑郁——梭箱电击狗的实验

32、拥挤导致行为异常——高密度状态的耗子实验

心理治疗

33、对心理治疗师的选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系统脱敏法的实验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罗夏克墨迹测验

36、编个故事吧!——主题统觉测验

社会心理学

37、言行一致——美国旅行及调查

38、从众的力量——线条辨认的从众实验

39、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责任扩散实验

40、无条件服从——服从实验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