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疆域广阔,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充满着激荡风云,众多的峡口关隘既是民族之间斗争的见证,又是解开各民族走向大融合大一统的一把把钥匙,从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关口文化。每一处关隘都是一首历史长诗,给后人留下无穷的追念与联想。
遗存至今的众多关口要塞,个个都令人惊叹,处处都留下传奇,成为华夏大地的一道道别样风景。
一、玉门关——玉之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 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人迹罕至,故唐代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据考,唐代诗人描写的玉门关在今安西县双塔堡,遗址已难辨认。
相传著名的“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还有一说是当时小方盘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后,使关楼更加雄伟亮丽而改名叫玉门关。
在距甘肃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观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