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刨根问底,糊锅的原理和过程,来剖析剖析。
糊锅的原因很简单,超过了食材的耐受温度,水分流失过大,表面最开始糊化变黑。或是食材或者汁水粘在锅体上,温度过高后糊化。
也就是说,温度控制不好,糊锅就很容易发生。
那我们就从温度说起,炒菜的时候,温度的传导通过三个介质。
火焰→锅→油→水→食材。
火焰是温度发生的源头,食材是温度要作用的目标,中间的锅、油、水,是温度传导的媒介。
同时,能让温度在一步步中降低,并且可以进行人为的干预控制。
锅在制作完成后,厚度恒定,不能人为调节。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来控制温度的就是火,油和水了,调整用量,变能调节温度。
至于温度从火到食材后降低的原理,就是中间介质熔点,沸点和比热容差异的原因,不算偏门的物理常识,以前文章里介绍过,这儿就不凑字数了。
炒菜时加水,是这样控制温度的。
青春期的时候,总会在懵懂中产生许多想法。老师或者家长也总能用一瓢冷水浇灭我们心中的火。
做菜时,往锅里加水也是一样,水入锅的瞬间,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温度下降。
即便我们加热水,温度也会降。
炖菜
水控制温度的能力还远高如此,过量的水加入后,不仅能让温度短时间下降,还能在长时间内按住温度的升高。
举个直观点的例子,煎饺和水饺。
煎饺的制作主要是靠油,而水饺则靠水。
煎饺糊了的事儿常有,但是大家听说过谁把水饺煮糊了吗?
原因很简单,水的量超过油以后,决定锅内温度上限的就是水了。
这时候,水的沸点几乎就是锅内温度的极限。
这么看来,用水调节锅内温度是最简单有效的了。
但事事均有两面性,水也是一把双刃剑。
文章的前面,顺口说过一句,炒菜加水,虽然不糊锅了,但是味道大打折扣,香味少了,鲜味也淡了。
至于原因,在于温度的“骤降”。我常说,温度是激发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大部分的调味料,香料,小料以及食材,都需要相对的高温才能把味道激发出来。
如果味道因子正在热情高涨的往外冒,这时候一盆冷水下去,味道因子又都回去了,赶上个脾气不好的,就再也不出来了。
这是加水后,菜品味道变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