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总是喜欢和Minecraft谈科学,然众人皆知Minecraft没有科学。但事实上《我的世界》还是有科学的东西的,而这最科学的东西莫过于“雪”!
01
科学的“雪”?
雪,是指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聚合物组成。同时雪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也就是通常而言的下雪;一般来说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是相当罕见的一件事。
从这个科学的解释中,我们得出了雪的几个自然物理状态下的雪的基本特性:
①雪的本质是固体形态下的水;
②下雪会混合云中的水在空中凝结落下的产物;
③寒冷地区才会下雪,热带很罕见。
我们对照着Minecraft的雪来看,《我的世界》下雪行为通常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降水,在下雨的情况下平原河流等温带群系会形成雨,寒冷群系会形成雪,更科学的是通常低海拔地区是下雨,而同一坐标下的高海拔位置会开始下雪。同时沙漠、恶地等热带群系无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下雪这种天气的。
但你以为Minecraft“雪”的科学性就仅此而已么?
02
Minecraft的气温系统!
Minecraft其实是有一个隐藏的气温系统,用来控制着《我的世界》是否应该发生降雪行为。
通常来说,我的世界每个生物群系都有一个基础的温度值,并且这个温度值是恒定的。在Y=80层之下温度都恒定在基础值。
我们用平原群系来举例,平原的基础温度值是0.8,也就是说在Y≤80层之内都是0.8这个温度,但是超过了80层,也就是从81层开始。平原的气温就会开始下降。降幅是每升高1m温度下0.00125。当温度下降到0.15度的时候,就会开始形成降雪。
所以因为随着Y值的高度变化,气温也会产生变化,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雪线”这个东西。每个群系的雪线高度是不同的,比如说山地群系的雪乡高度是200左右,针叶林的雪线高度是160左右。雪线之上不仅仅会出现降雪现象,还有可能出现“积雪”。
03
科学的“积雪”现象!
说起积雪,Minecraft存在一个令人惊讶的,甚至是不合常理的科学的系统。
除了《我的世界》群系中在寒冷积雪群系和雪线之上会自然诞生积雪之外,Minecraft降雪的行为也会产生让积雪变得“更厚”。也就是说下雪的时间越长,地面上的雪方块就会越高,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
在JAVA版中,积雪的高度默认值可以积一层。不过可以通过规则指令snowAccumulationHeight来控制积雪的高度,但该高度最高只有1格,也就是说该规则允许下雪时雪在一格方块空间内可堆叠的最高层数。
在基岩版中,积雪高度则无法被规则调整,它被编写和预设在了每个群系中的JSON文件里。不同的群系有着不同的积雪高度的设定,通常最高的积雪高度也不过就是1格。
换句话说,虽然Minecraft有了积雪的能力,但是积雪范围也仅限在1格高的范围之内。
04
除此之外,雪的科学之处还体现在:雪傀儡走过的地方会留下雪的痕迹;灯、火把、熔岩会让雪融化,但不科学的是雪不会变成水而是直接变成了空气;基岩版的雪会成为下落的方块;雪覆盖在菌岩上会变成下界岩;花、蘑菇、草等方块可以被埋在雪中;细雪甚至可以让玩家冻伤;狐狸可以把头埋在雪里;基岩版的树叶会覆盖上厚厚的雪,同时还会有雪从树叶中滑落的视觉效果等等。
种种科学的细节加持,几乎让雪成为了《我的世界》最贴近现实最科学的一种东西,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Mojang似乎对雪如此钟爱?
在我看来有那么一种可能,Minecraft的发源地在北欧也就是瑞典,即便是斯德哥尔摩也拥有极为漫长的冬季,温带大陆气候让这里只有严寒没有酷暑,植被上分布着典型的针叶林。所以在“雪文化”如此浓厚的背景之下,Mojang开发者们有意无意的让雪变得更科学,似乎这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