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刚过第一周,上线两年旨在“培养亲子健康游戏习惯,放置孩子沉迷游戏”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带来了一个新消息:酝酿了数月的“星星守护”模式在今天启动技术测试。
通过其发布的新闻来看,通过 “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家长可以绑定孩子的QQ号和微信,就可以绑定孩子的游戏号,从而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如果孩子不听话,还可以通过“一键禁止所有游戏”来设置禁止游戏。
这一新闻出来,腾讯被戏称“不再赚小学生钱”。确实,腾讯出于社会责任感,对防沉迷游戏机制进行了层层升级,但是评论区里几乎一致不看好:
●绑定的号我都不玩了,开了个新号,爸妈管不着。
●关联第三个孩子的时候,腾讯提示,您已违反国家规定,需补缴超生费用,您可以通过微信直接缴交罚款。
●除非游戏注册都采用手机验证,否则不可能完全制止。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很多。低头玩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因为久坐缺乏运动还可能会造成颈椎问题、身体发育迟缓还有肥胖问题。
过多沉迷于游戏,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得“玩物丧志”。
因此,如何让孩子不沉迷手机游戏,健康积极地使用这一工具。对家长来说,一直是一个尽管头疼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01
不要一味怪孩子
每当孩子玩手机比较久的时候,大人止不住骂:“我家孩子太不乖了”、“我家孩子自控力太差了”。他们把错误一味归在孩子身上。
实际上,我们都错怪孩子了。
你以为孩子沉迷的仅仅只是一个无思想、无智慧、无人性的手机吗?
不是的。随便拿出一款游戏,其背后都是万千设计师的心血。
知乎上有位叫做“乔治王”的游戏策划师说过,商业化的网络游戏,无不是为让玩家沉迷所设计的。为了让玩家沉迷,游戏策划和设计做的功课远比各位父母要深入的多,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抗。
你是不是也有一打开抖音等短视频软件,两三个小时就莫名流逝掉了的经历?道理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因为你的对手根本就不是手机,你是在和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以及人性至深的弱点进行对抗。
大人尚且无法完全抗拒,更何况心智还在发育的孩子们呢?如果只是一味的责怪,会让孩子们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自我怀疑和否定。
曾有一位17岁就读高中的女孩因为沉迷手机游戏,被母亲摔坏手机欲跳楼的新闻事件。
最后孩子是被民警救下来了。但是父母简单粗暴的制止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反思。
*是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减的。如果孩子只是被简单粗暴地剥夺手机,实际上没有正面地解决问题。
02
为孩子营造自律的环境
德国《明镜》杂志一篇文章《孩子,手机与我》里面说:智能手机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第二大脑”。家长和孩子一样沉溺于智能手机,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们并没有比孩子们做得更好。
越来越多的家长盯着手机,而不是他们的孩子。
近年来,因为看手机一时疏忽而导致意外的事件屡有发生。
2018年,两个双胞胎姐妹在青岛黄岛万达公馆海滩溺亡,当时母亲在旁边发朋友圈;
2017年,不满4岁的山东男童豪豪在泳池不幸溺亡,事后查看监控显示,他在水中挣扎溺亡时,母亲在咫尺之远的地方看了几分钟的手机;
2015年,郑州一个2岁半的男童被车辆碾压致死,据目击者称,当时妈妈“一边走一边看手机,儿子拿着玩具紧随其后”,一眨眼功夫便出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