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入行时学会的第一个技巧。前中后即标题、素材、落地页三者需要高度相关,且高度契合公司品牌。
讲一个小故事,我刚入行时有个客户目标群体是高净值人群,品牌定位也是逼格比较高的。我刚接手的时候也不太清楚他们的品牌定位,只是粗犷的当作一般的效果广告来做。
文案是自己YY出来的文案,素材是网上找的。落地页是客户自己提供的。然后几个东西就按部就班凑合在一起。结果被客户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我们客户都是走的高端国际路线,你给我放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素材是在搞什么?有什么关系吗?
从此以后我学会注意前中后素材的相关性,还别说,自从注意到这个点后,转化效果比我新人时期这种单点割裂简单拼凑的方式,来的确实好很多,且各行各业屡试不爽。
业务分析--人群分析--脑补生活中产品使用场景--然后才是制作。
很多新人小伙伴很爱一上来就问,那我该怎么做素材。然而我反问一句,你做什么业务的,目标群体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有条有理脱口而出。
三思而行,谋定而后动。
设计之前一定是需要优化去仔细了解需求、剖析需求的。以运营商随心看业务为例,分析提炼这个业务的核心卖点和背后客户的需求:
流量不够用:
- 随时随地爱追剧看视频打游戏;
- 公共场合没有安全的WI-FI;
- 急需上网;
- 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用流量上网;
- 除了新剧想看确没有视频会员;
- 等等......
目标人群:
- 很宽泛,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通投;
- 爱追剧看视频打游戏的用户可以是侧重方向。
那我们的创意方向就可以有很多啦!而且还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好创意的制作一定是一个团队的事情。群策群力,优化需要调动同事、设计、后期、摄影、编导等等所有人的力量去想点子,写脚本。
这个时候就要开启脑洞起飞模式啦!我们可以脑补真实的生活场景去设计素材方向:
朋友圈经常看到有人借视频会员追剧追番的,可以站在借方的角度去写,借不到的尴尬。也可以从被借方的角度去写,忍不住吐槽或者忍不住分享。有了随心看,再也不用到处借会员了。
闺蜜之间聊热剧热番的新场景,没有会员的人一脸懵逼不知道剧情。结果他们几个都在用随心看,随时随地追剧,还有各大视频VIP。
早上地铁上,人挤人,站在前面的小姐姐在追喜剧,没想到后面的小哥竟然比她先笑出了声,原来小哥一直盯着前面的屏幕看,一路蹭剧,只因自己没有流量。
有了idea,脚本稀里哗啦的就可以写出来了,脚本出来了,拍摄和制作也可以开始了。
不过,很多小公司优化师真的很惨,公司没有专业的编导、摄影、剪辑,只能靠后期扒素材简单的拼凑混剪,以前这种做法没毛病,能快速参考竞品爆量素材,抢到一些流量。
但是现在信息流广告竞争这么激烈,素材门槛被拔高了,而且视频的版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了。扒来的素材相似度太高,反复堆计划也会加重这种同质化素材,使得账户限流。
这种操作已经明显缺少竞争力。小公司稍微有条件点的会自己配备2个演员自己拍,实在没条件的也会找同事友情尬演。
这也是信息流行业经常被外界吐槽到处都是垃圾视频的原因。日常需求量大、衰退快、成本高,只能逼得大家走上一条尴尬的求生之路。
大公司有经济实力,优化想好了大方向,可能就会直接找第三方去根据需求制作视频,更有甚者找一条龙的专业团队,连方向脚本都不用想了,直接量产视频素材,采买单价,几百到几千一条不等。都知道信息流视频的日常需求是很大的,一般的公司烧不起这种采买模式。
所以,当有新人问我应该去什么公司的时候,能进大公司就进大公司。不能进大公司,也一定要问清楚公司实际的素材制作团队的人员配备情况。不然做起来是很累,压力也很大。
最后分享几个素材给到大家参考:
( 复制 至浏览器查阅 https://cc.oceanengine.com/common/video-player?code=v02033450000bm5o8abrm1ne04qq5krg/)
视频主角以妈妈的身份讲述记录自己的带娃VLOG,代入感极强,与产品关联性极强;
孩子学习前后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产品的效果;
结尾展示父母孩子喜悦幸福的场景,引发用户联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