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玲 济南报道
12月4日上午,“2021年山东省安全用药月进社区”活动主场走进济南佛慧山广场。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刘丽雯受邀参加了活动,以《感冒的防治与用药安全》为现场群众做了精彩的演讲,今年入冬以来,不少人患了“感冒”,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现场群众表示非常受益。
“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有一定的传染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刘丽雯介绍,普通感冒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一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等多个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类型是最为多见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老年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容易患此病。
在预防流感方面,刘丽雯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刘丽雯特别强调,感冒谨防重复用药。有些人感冒后习惯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认为总有一种感冒药有效。其实很多复方感冒药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多种感冒药同服容易发生重复用药,引起药物过量中毒。比如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阿司匹林,但过量服用可引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甚至耳鸣、耳聋,尤其是儿童应慎用;另外,含扑热息痛的复方感冒药就有十多种,过量或长期服用也可造成身体危害。一般只有在体温高于38.5℃时,才能使用退热药。尤其是孩子,更不能一发热就使用退热药,否则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而且退热药两次服用间隔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以上,最好6个小时。在4个小时以内体温再次升至38.5℃以上,应采用物理降温,可先用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若体温在39℃以上,考虑用30%~50%的酒精(可将75%的酒精用温水稀释l倍)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手足心等处,或用冰袋冷敷。
在感冒药的安全应用方面,刘丽雯提醒: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安全,极少引起胃肠刺激等副作用;盐酸伪麻黄碱有效解除鼻粘膜充血,但无盐酸麻黄碱产生的明显心血管副作用;氢溴酸右美沙芬镇咳效果确切,无可待因引起的成瘾性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协同缓解鼻粘膜充血,不具盐酸苯海拉明引起的明显嗜睡及抗胆碱能副作用。
儿童感冒用药,婴幼儿不要用含咖啡因和伪麻黄碱药物,以防中枢神经兴奋,儿童根据年龄、身高、体重调整剂量,禁用阿司匹林。孕妇感冒禁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可待因、右美沙芬、金刚烷胺。高空作业以及驾驶车辆或者操作机器者,慎用苯海拉明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前列腺肥大者慎用伪麻黄碱、氯苯那敏及苯海拉明。严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从中医角度讲,刘丽雯介绍,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热型和内热外寒型四种。
风寒型感冒表现为身感头痛无汗、四肢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宣肺散寒。中成药可选择感冒清热颗粒,还可用鲜姜切碎和葱白一块煮水,趁热喝下,微汗出病即可自愈。
风热型感冒表现为发热重、轻微发冷、头胀疼、鼻流黏涕或黄涕、咽喉肿疼、咳嗽、痰黄稠、口渴、舌苔黄或薄白。治疗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口服。
暑热型感冒也叫胃肠型感冒,除有感冒症状外,伴有较重的胃肠腹泻、腹痛等症状,治疗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可选用藿香正气冲剂或口服液。
内热外寒型感冒也称“寒包火”型感冒,冬季感冒多属于此型,特别是在北方。因为北方地区到了冬季,室外温度很低,而室内由于有暖气、空调等设施,温度比较高,有时室内外温差能达到一二十度,这样人们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了寒冷的室外,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往往跟不上室内外温度骤变的速度,很容易突然受寒,形成内热外寒的“寒包火”型感冒。“寒包火”型的感冒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最初因为受寒流清鼻涕,但几个小时或一两天之后又会变成黄浓鼻涕。目前针对这型感冒的中成药还很少,不过针对这型感冒有专家创制了一种“感冒合剂”: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银花l5克,苏叶10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新冠肺炎的患者主要是以不同程度干咳、发烧、乏力为表现。要注意少数新冠肺炎患者可以伴有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有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等不适。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如果近期有新冠流行病学史,需要常规完善新冠病毒核酸和特异性抗体检测,必要时还需要行肺部CT等检查来排外是否有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