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堂是哪个电视剧,济世堂是哪个电视剧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4-14 07:10:28

百善堂是哪个电视剧,济世堂是哪个电视剧(21)

营口老街建筑介绍

(1)裕兴盛旧址(1920年)

营口近代颇具规模的粮栈,先期开办油坊,做过经营杂货的大屋子,民国初延用至伪满时期,掌柜孙寿山,山东蓬莱人。1922年(民国十一年)设立,1924年(民国十三年)裕兴盛是当时营口28家油坊之一。裕兴盛红砖砌筑,为1919年后营口大量使用红砖的历史见证;女儿墙用纺锤柱状装饰,窗檐上下口水泥造型,石质门框,砌附红砖壁柱的“洋门脸”。

(2)永和祥油坊旧址(1921年)

民国十年(1921年)设立的永和祥油坊销售面粉,掌柜李孟玺。主营豆货三品(大豆、豆油、豆饼)并大量出口,是营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红砖砌筑,女儿墙用纺锤柱状装饰,窗檐上下口水泥造型,石质门框,砌附红砖壁柱的“洋门脸”。永祥和在筹备成立庆典时,由天津夏绍奇邀请津门近代四大书法家之后华世奎,为其书写“永和祥”牌匾,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华世奎书写一字就收取100块现大洋(相当于现在的5万元)。该牌匾拓印在永和祥门楣上方,还保有“辛酉夏、永和祥、华世奎”字样。华世奎现今只留下两块书法匾额,一块是天津著名建筑劝业场,另一块就是辽河老街的永和祥。

(3)义顺魁旧址(1884年)

营口近代久负盛名的“西义顺联号”之一,西义顺商号山东黄享城关镇李氏家族1822年由奉天田庄台义顺华商号分拨资本,于营口西部后河沿创办的商业企业。其后百年间,陆续在营口创办了17家分号,其中大屋子8家、油坊4家、银炉5家,为营口近代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义顺魁主营银炉业,清光绪十年(1884) 开办,财东李序园,1918年受“义”字联号*所累停业。红砖砌筑的山墙与两坡屋顶浑然一体,门顶探出檐盖,一二层之间的墙面配以西洋装饰形成简单的“洋门脸”。

(4)永同和油坊旧址(1889年)

永同和油坊是由直隶商人合股成立的贸易货栈,经营瓷器起家,营口近代19家瓷器铺之一。在西大街设有油坊,经销豆货贸易,经理是宗润轩。女儿墙上用圆球象征大豆造型,在同期建筑中标新立异,是一幅立体的商业招贴画,东侧拱门为原营口市啤酒厂正门。

(5)西市邮局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这是中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营口成为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大龙票的发行地。

(6)惠民医院旧址(1935年)

营口开港前皆以中医为人医病,开港后,外国人来营经商传教,往往只顾掠夺,对医药、卫生等很少投资。后来,在营口辽河老街上有惠民医院开设,是我市早期西医医院,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营口近代医疗事业兴起的见证性建筑。院长许德瑞,字惠民,医院以其字为名。1935—1950年间开办,以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为主。两坡瓦顶、山墙顶砌烟囱,檐下出砖斗,红砖墙、红砖壁柱、红砖窗口、红砖门洞。后期院长王化南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参加过国大代表的选举。

(7)音乐广场

音乐广场是后期修建的主题广场之一,大家可以看到广场上有许多很特别的石质拱形门洞,每一个门洞上面刻有不同种类的乐器,由此得名音乐广场。穿梭于一个个别致的门洞,聆听着悠扬的音乐,仿佛置身于露天的音乐世界之中。15年引进了绿皮火车餐厅项目,丰富了老街的经营业种。

(8)永泰昌绸缎庄旧址

由营口近代久负盛名的“西义顺联号”创立,辽河老街中义顺魁、义顺长、永泰昌绸缎庄均为义字号产业。永泰昌绸缎庄营口近代洋货“大屋子”,经营绸缎为主。青砖砌筑,牛腿挑檐,山墙开拱形窗,砌附方形壁柱配仿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柱头构成“洋门脸”。

(9)公益银号旧址(1913年)

公益银号营口炉银业末期支柱之一,为处理营口义字号*案而成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其*为“义”号的债权人。1919年5月25日开业,办理炉银,但其业务范围受到诸多限制,主要从事存放银码、货物押款、货币汇兑等事项,不得兼营其他生产及投机营业。1931年9月被日伪当局强令关闭,是民族资本被日本侵略者掠夺的历史见证。伪满时期为商业银行,后为兴亚银行,掌柜姜汉章。公益银号建于1913年,营口近代独特的四合院,是早期带有探索性的仿西洋式样的建筑。

(10)东记银号旧址(1924年)

营口炉银业末期支柱之一,开办于1924年,辽河老街老建筑中东记银号、合顺东、源兴成均为山东莱州府吕氏家族创立的企业,曾与英国汇丰银行合办,为海关代办存款。到1929年结算的时候,共获利达200多万两,每份分红达12万两之多,创下了营口有史以来商家获利分红之最的记录,但最后盛极而衰,一帆风顺之时内部出现危机,为了求得更大财富,开始走向投机冒险的道路,大举投资、倒卖货币,造成巨额亏空,被日伪当局接收关闭。东记银号旧址日伪时期曾为日本人开设的“兴亚银行”使用。红砖砌筑,条石基础,西洋古典形式的“洋门脸”与四合院有机组合的建筑。

(11)东北染厂旧址(1929年以后)

营口西大街上现存惟一一座早期作坊式的工厂建筑,前期曾经营陶瓷器,后来用做东北染厂,日伪时期经营纺织品的杂货“大屋子”。二层青砖砌筑,两坡瓦顶,中间起脊,楼檐下出砖斗,水泥罩面,临街墙面砌附方形壁柱的“洋门脸”,是辽河老街唯一保存的工厂式建筑。

(12)利成兴旧址(1929年以后)

杂货“大屋子”, 经营货物品种较全。二层青砖砌筑,两坡瓦顶,中间起脊,楼檐下出砖斗,水泥罩面,临街墙面砌附方形壁柱的“洋门脸”。

(13)人文广场

广场中央还有三个人物雕像,分别是商人、渔民、工人,这也是营口早期的三种产业代表。广场对面是老街1861商业项目,占地2.44万㎡,地上建筑面积3.5万㎡,地下建筑面积1.5万㎡。

(14)义顺长旧址(1899年)

义顺长为“西义顺联号”五大银炉之一,也称长记银局。自1861年营口对外开埠以后,前来营口经商的商客来自四面八方,而他们手持的银锭大小、成色不一,给交易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就都到银号重新熔铸,制成成色为九九二,含银量为99.2%的银锭,就是我们所熟称的元宝,定名为“营平现宝”。1933年,取笑炉银,设立商业银行,营口独有的银炉史结束。义顺长废业后,该建筑遗址为洪昌杂货店和泰山洋行用作经营用房。另外,李序园还出资开办了肇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首倡为妇女儿童设专席;每条船上均备有十滴水、避瘟丹等时令药品,而且分文不取。当年,龙口街上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大通富,政记凶,文明数肇兴……”这在100年前,就践行了“营口有礼”的商业氛围。当时,肇兴轮船公司凭借其优良的服务和雄厚的资本一跃成为东北轮船业的前两位。义顺长旧址窗口有简单的水泥抹面装饰,小月台风格盛行的标志性建筑,是营口早期近代建筑模式的代表。

(15)日本三菱公司旧址(1937年)

全称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于1937年合资经营的贸易货栈。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俄国成为我国东北的殖民者,随着日本军事在东北的扩张,日本的各大财团纷纷把触角伸向东北地区,三菱公司这一时期进入营口的,主要经营三菱洋行的产品,主要包括洋货、绸缎、布匹等,从事半贸易半掠夺的商务活动。1949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三菱公司的日方人员撤走。三菱公司虽经营时间不长,但揭示了日本占领东北时期,日本财阀对中国经济的渗透与掠夺,也是营口近代经济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页。三菱公司旧址为红砖砌筑与水泥造型制造出红墙白石的日本“辰野式”建筑风格。

(16)世兴金店旧址(1929年)

营口世兴金店创立于1903年,它是由直隶天津县唐氏家族在营口西大街设立的金银首饰制造商户。随着事业的发展,唐氏家族陆续在营口西大街、东大街、永世街设立三个分号,是当时营口八大老字号金店之一。期间经历清末、民国、伪满、光复及解放,从1945年光复至1948年解放后,世兴金店是当时营口唯一还在运营的金店,为营口地区的民众打制了无数金银饰品,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世兴金店旧址三层红砖砌筑,受西洋复古主义影响,一、二层砌附方柱装饰,建筑格局相同;三层砌附圆柱装饰并有铁艺围栏,檐头高起女儿墙的“同光体”洋门脸。2013年,以世兴金店银饰品制作技艺抢救挖掘和弘扬世兴金银饰品公益文化为老世兴银楼在百年“世兴金店”旧址重开,把世兴金店百年历史文化呈献给游客和市民。

(17)新泰鞋店旧址(1937年)

营口近代手工业作坊,主要经营皮便鞋,前店后厂。创办于1937年11月19日,废业于1951年8月15日。掌柜丛永康,二掌柜李海庭,有伙计约30人。红砖砌筑,以我国传统风格为主,参照“洋门脸”设计,线条简约。

(18)天光医院旧址(1929年)

营口近代医疗设施,院长佟占元,其妻刘萃银为主治大夫。佟占元光复后去青岛,大陆解放去台湾。二层红砖楼,方柱形装饰的“洋门脸”,兼顾中外建筑造型的特点,是折中主义建筑艺术处理手法的代表。

(19)永惠兴旧址(1929年)

是营口最后六家银号之一(其他三个是:永茂号、世昌德、公益银号、厚发合、东记银号)。永惠兴的财东郑钧荣祖籍天津葛沽,成年后以开豆腐坊为生,咸丰年间随父亲到营口经营木材、粮行和山货生意。1908年夏,郑筠荣从营口之天津,行至山海关附近,海上飘来许多沉船的人员和财物,其他人都捞财物,只有郑筠荣救人,救的人当中就有东北总督徐世昌的至亲。由于郑筠荣心存仁厚,救人于难,从此结交了徐世昌这样的盖世英豪。徐世昌把自己管辖军马一半物资运输和给养的生意交给了郑筠荣。就这样,不到一年功夫,郑筠荣就挣下了巨资。投桃报李,后来徐世昌当选文官大总统时,郑筠荣一次就为徐世昌提供了两个师的给养。当时营口的银号有三十多家,其中一家就是张学良开办的,因此张学良曾多次来到营口,据说张学良去别的地方穿衣带帽都很轻便,但是唯独到营口却是非常讲究,因为营口这条老街大多数都是经商的商人,他们的穿衣就是非常讲究的。1929年西大街向南扩宽,路南现存的各商号遗址大都始建于这一年。永惠兴旧址建筑为2层红砖砌筑,水泥罩面,洋门脸装饰。檐头筑起高高的女儿墙,女儿墙顶上做出窗户装饰,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同光体”,也有称其为“中国巴洛克”。

(20)泰顺祥茶叶庄旧址(1929年)

单纯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庄,依托交通便利,茶叶经营每年达三万件,每件约合120斤,获利丰厚。现今,位于辽河老街中段南的泰顺祥遗址建于1929年,由于历史原因,清末民初的西大街十分狭窄,最宽处仅有二丈有余,影响了经济发展。到了民国中期,市政当局开始着手拓宽街区,整修道路,至1929年整个西大街路宽增加了一倍,这在营口城建我国传统建筑结构与西洋“巴洛克”建筑艺术构成新颖别致的“洋门脸”。 今天的泰顺祥,既是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茶馆也是营口曲艺的展演基地,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关门弟子刘靖坤在此坐台说书,单老在世时每年都来泰顺祥教诲弟子。中央电视台、辽宁新闻及地方媒体多次报道泰顺祥的前世今生,同时“泰顺祥”也是省商务厅公布的第二批省级老字号。

(21)世昌德银号旧址(1929年)

世昌德银号总号及其银炉铺面。1891年开炉,1933年末废业。营口银炉者,可分为山东、直隶和营口本地三帮,山东帮以西义顺银炉为主,直隶帮以厚发合银炉为首,营口帮以世昌德银炉为主。世昌德老板是当时营口百善堂的王海安,百善堂王家是营口首富,时称“王半城”。他继承父亲之业开办了世昌德。不仅如此,他还在1905年出资建成了当时东北有名的大戏院,效仿北京广和楼戏院样式建成“天成舞台”,因其设施皆涂朱红色,故俗称“小红楼”当时来这边做生意的南北商客都会去小红楼听戏。另外,王海安还出资建造花园,人称“王家花园”,当今东北四大禅寺之一的楞严寺就是在王家花园的基础之上改建而成的(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合称东北四大禅林)1933年11月伪营口商业银行筹备处组成过炉银整理委员会,该号停业。

(22)同义诚长记旧址

经营鲜果的“大屋子”,伪满时期掌柜苑仙圃。檐头高筑女儿墙的“同光体”(同治、光绪年间流行之时尚)临街“洋门脸”建筑,二层楼房,青砖砌筑,水泥罩面,条石基础。

(23)锚

大家知道这三个已经上了锈的器物是什么吗,他们就是用来使船舶停靠岸边的锚,他们都是在辽河岸边被发现并打捞上来的,每个锚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24)永成银号旧址(1860年)

营口早期银炉业的代表。银炉以咸丰十年(1860)的永成德为开山鼻祖,“九一八”事变后经营逐渐减少,在日本人强制干预下*。青砖砌筑二层楼房,两坡瓦顶下出砖斗,为我国传统一顺一丁的砌筑方式。营口的银炉和外地的银炉不一样。外地的银炉只是一个熔铸银锭的手工作坊,而营口银炉除熔铸“炉银”外,还是过拨银两、发行支票和信用担保的金融机构。营口银炉和钱庄也不同,钱庄除借代外,还可以进行各种货币兑换,而银炉不兑换货币。当时,一般每家银炉设炉三盘,两盘化银,一盘梅洗,(用大铁桶等容器注以酸梅硼砂水,将熔铸后的银锭排列水中煮沸,取出后擦净,其白如雪,名曰“梅洗”)

(25)源兴成旧址(1904年)

辽河老街老建筑中东记银号、合顺东、源兴成均为山东莱州府吕氏家族创立的企业,其间近50年的经营历程,反映了山东掖县商人在营口的经营奋斗史。源兴成旧址营口早期前店后院一层两进“四合院” 银号建筑,1904年前后建造,1934年曾维修。伪满时期为天缘公司杂货大屋子。全部建筑沿中轴方向呈“日”字型左右对称,正房采用双面坡顶,厢房都为坡向内院的单坡瓦顶,典型的山西风格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店是商铺,后院则用来住宅,同时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同光体建筑,由六根辅柱、两条腰线构成,两条腰线之间则是女儿墙,她的后面是没有建筑的,完全是一个装饰的作用。另外,大家请看他旁边的铺设的石路,这些青条石都是在老街修缮过程中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每块青条石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26)协盛丰旧址(1910年)

协盛丰商号成立于1904年,它是由山东登州府商人设立的杂货贸易商行,是营口近代杂货“大屋子”,宣统二年(1910)114家杂货布行之一,历经40余年的经营历程,其曲折的商业道路,体现了山东人在近代营口的创业史实。协盛丰为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一楼为中式方窗,二层为西式圆弧窗,附有二楼中式月台,与西洋建筑不完全一样,代表着早期的探索。

(27)伪满水警局长住宅旧址

坐东朝西而建,与西大街临街建筑格局不同。红砖砌筑二层楼房,瓦顶起脊,木门窗,仿日本“辰野式”建筑风格。

(28)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旧址(1910)

瑞昌成建于1910年,由上海染料巨商瑞康盛投资10万两白银兴建,瑞昌成的设立为营口纺织业增添了活力,使营口成为近代东北地区著名的轻纺城市。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瑞昌成是老街最大的商号,占地面积达3千平方米,整个建筑是典型的传统式天井式建筑,内设三层回廊,有70余间房屋,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屋子,提到大屋子,它是营口特有的商业形式,和现在的仓储运输公司有些相似,南北客商将货物统一寄存到大屋子里,大屋子为客商提供免费的食宿、伙计,帮助商客寻找买家,从中收取成交额5%的佣金,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所以老街上涌现出许多非常有名的大屋子,瑞昌成就是其中之一。瑞昌成的名字,取自瑞昌成的老板瑞康盛的姓氏,而昌成顾名思义,就是昌盛吉祥的意思。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连续三年的国共拉据战,使营口的经济几近崩溃的边缘,苦心经营了38年的瑞昌成终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在无可奈何之中*了。这栋坚固得同堡垒般的建筑被国民党军队霸占,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交警总队的指挥部。1948年2月25日,驻防营口的国民党暂编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营口。国民党交警总队的残余武装退守瑞昌成,居高临下,负隅顽抗。然而,无论怎样坚固的堡垒都已无力挽回他们覆灭的命运,解放军战士用炸药包在瑞昌成的东山墙炸开一个缺口,冲进楼内,全歼了敌军。在解放营口的战争中。瑞昌成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作为营口近代史的见证,它的文化价值已远远超出其建筑本身的份量。它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它是一部厚重的史书。

(29)双兴福旧址(1929年后)

1909年六家鱼行之一。伪满时期掌柜王庆恩。二层青砖砌筑,檐头封闭式女儿墙,下出砖斗,水泥罩面,条石基础,高起女儿墙与砌附方形壁柱构成“洋门脸”。

(30)兴茂福旧址(1929年)

兴茂福商号设立于1833年,山东莱州商人集资设立的商贸货栈,主营海产品。其后陆续设立了茶栈、药行、洋货、榨油、日百等分号,成为营口商界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之一。兴茂福旧址于1929年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建造,红砖砌筑,条石基础,石质门框,二层砌附古希腊科林斯柱式的西洋设计手段构成“洋门脸”。典型中西合璧、思维创新的近代建筑。在顶层还有一个望楼,用来监视和查看匪情的。

(31)辽南陈氏民间艺术馆

辽南陈氏面塑在2007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展示的面塑艺术品,全部出自陈氏第五代传人陈群老师之手。2008年8月8日,陈群老师带着他的作品“百财”参加了奥林匹克“讲述中国故事”,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另外,陈群老师于2010年作为民间艺术大师代表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突出展示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独特文化魅力。2017年陈氏面塑传承人陈群老师被评为辽宁省“大国工匠”称号,这是辽宁省对民间艺术家的至高荣誉。

(30)营口文化名人馆

这是老街的又一特色展馆,收录了280余位出生在营口或者在营口生活、工作过的各界文化名人,1000余件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大辽河深厚的文化底蕴。

(32)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

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是由东北抗日名将、中国近代教育家冯庸将军外甥、营口台商张文琦先生创办。张老将自己毕生研究成果和手中保留的珍贵历史文物、手稿和资料作为永久馆藏,使之能够在营口留存和传承,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服务。

(33)宝安堂旧址

沈阳宝安堂药栈营口分号,为营口近代种牛痘的医疗场所。伪满时期掌柜李秀亭。二层青砖楼,高起女儿墙,下出砖斗,木门窗,门窗上下口水泥抹面造型,砌附方形壁柱。采用我国传统木结构抬梁式,是“墙倒屋不塌”建筑的标本。

(34)合顺东旧址(1929年)

合顺东商号为山东莱州府吕氏家族1889年开设的布洋杂货贸易商行,历经40余年的经营生涯,于1932年连同整个家族企业同时*。合顺东废业后,其商铺由药材批发商魁记号进驻。建筑砌附圆形壁柱、墙面装饰华丽的“洋门脸”与“硬山式”结合的近代建筑。

(35)宝和堂旧址

营口宝和堂成立于1867年,历经清末、民国、伪满,直至营口解放近90余年的经营生涯,谱写了营口近代中药史的重要篇章。前店后厂的中药铺建筑格局。红砖砌筑,圆弧形转角墙面,门两侧爱奥尼克柱式构成“洋门脸”。是营口远近闻名的老字号药堂,保和堂行医有三个特点,一曰:医德高尚,二曰:医术高超,三曰:药真味全。营口对外开埠后,成为北方药材的重要集散地,电视剧《大宅门》里,七爷白景琦上药就是到营口来的,可见,但是营口药业的重要地位。1943年5月,卜如馥受中共晋察冀分局指示,会同共产党员张霖(绍先),以夫妻身份来到营口从事地下工作。最开始在其父卜广祥的东宝和堂落脚,张霖以账房先生身份,卜如馥以家庭主妇的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反满抗日的革命斗争。此时的卜广祥夫妇在营已育有卜如珍(陶冶)、卜昭敏、卜昭杰二子一女。卜如馥夫妇发展已长大成人的卜如珍、卜昭敏加入共产党,一起从事地下工作,成为营口解放斗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36)通发栈旧址(1929年)

营口通发栈商号建于1894年,西义顺分号,以经营牛皮为主业的小型商贸企业。通发栈旧址石基以上红砖砌筑,“洋门脸”与“硬山式”结合的近代建筑。

(37)营口”降龙”的传说(1934年)

1934年辽河边曾发现长约10米,头部长有两只1米余长角的巨型动物遗骨,当时称为“龙骨”,前来观看该“龙骨”的人络绎不绝,一时往返营口的车票也为之紧张,但后来“龙骨”标本莫名奇妙地遗失了。营口市80岁的老者杨义顺说,关于当年“龙骨”的下落,有3种流传版本:一说是当时营口在日伪统治下,日本人又非常重视对生物的研究,日本人将“龙骨”运到了伪满洲国的新京(今长春),而后运到日本。二说是“龙骨”先被师范学校作为动物标本,后转到营口水产高级中学做标本,后来水产高级中学迁移到大连,“龙骨”也随学校迁往大连。三说是“龙骨”被营口市某中药商买去做了药材。这三个关于“龙踪”的说法都只是传说而已,现在能够明确的是,“龙骨”标本已经遗失,对标本作科学鉴定已经不可能。那么这架遗骨究竟是什么动物的呢?至今也没有最后的定论,有说猛犸象、有说鲸鱼,但亲眼目睹的人大都深信不疑其为龙。中央电视台拍摄《破解七十年谜团》、营口电视台拍摄《营口龙之谜》,营口市史志办出版书籍《营口龙之谜》。当年存放龙骨供游人参观的位置就在西大庙东、辽河老街北的空地。

营口历史仿佛一本厚重的书籍,承载了太多人与事,就好像我们漫步老街,这一桩桩建筑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史书,欢迎您光临营口,畅游老街,品读历史的韵味。

上一页23456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