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高志航英雄气概,却也柔情爱意。朱的演技把这个人物的丰富性演绎得相当完美。戏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朱亚文一如既往地自然细腻的表演和他的语言感染力(虽然很遗憾他的法语是配音),当然最重头出彩的是他和葛莉亚的爱情戏。高志航年纪轻轻就当了空军军官,少年得意,但是他初次见到葛莉亚,一个没落的白俄贵族后代却一见钟情。朱亚文把那种低下一颗骄傲的心去追求一见钟情的姑娘的矛盾甜蜜的心态把握得分寸到家。当葛莉亚因为不愿意保持没有婚姻的关系而离家出走时,高心急如焚,当找到葛时,两人和好如初,用雨果的诗句诉说对彼此的爱情,让我泪如雨下。朱演的高志航拥抱着失而复得的葛莉亚,在听到葛说着“真爱是什么”的诗句时,朱听着听着感动得亲吻她的耳边,她的嘴唇,那一切是那么自然,让人错觉朱亚文就是被葛的爱情誓言感动而情不自禁,从朱的表演中仿佛让人觉得朱是真的坠入了爱河。
朱在此剧中演绎的爱情戏是所有我看到他演的爱情戏中是最好的,我觉得与女主角是谁应该有很大的关系。人物在剧中到关键时刻说起旁人不懂的法语时,也让两人之间的爱情更有一种只有你我的二人秘密世界的感觉,相当动人。朱在剧中的东北话说得很地道,只可惜他的法语是配音。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很感谢导演让他们“说”法语,这一点给剧中的爱情戏添分不少。高和妻子会不顾旁人,一见面总是情不自禁地亲吻拥抱,朱和拍档的肢体语言配合地非常自然,看的时候我就会时不时错以为他们演员是真的喜欢对方。后来高和妻子在南京时因为高妻是外国人而被迫要分开,俩夫妻不愿意分开偷偷出去租房同居又被发现,然后被迫离婚,终于天各一方,再无相见,这样的生离死别的故事怎能不让人唏嘘:高和葛丽儿的大女儿至今一直都还在希望能寻找到母亲的讯息。饰演高妻的是一名奥地利演员,她虽然样貌上与真实人物的年龄不太相符,但是她的演绎自然恬淡,样貌大方稳重,与剧中人物的人设很吻合。朱亚文现实中的妻子就是真实自然,这里大胆猜测一下,这样的性格很可能就是朱亚文喜欢的,所以朱在戏中可以活在戏里,自然地爱意表达,把高对妻的感情演绎得真情感人。
我说搭档的重要性让朱的演技发挥不一样,在此剧中朱与后来的姚笛演对手戏就可以从反面可也得到印证。和演高妻的演员相比,姚笛更加年轻,但是朱和她的爱情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朱有一种不自然不情愿的感觉,不知道是戏的要求还是就是朱的感觉,看着他们这一对更像兄妹,朋友而不像相爱的人。剧中朱亚文演的高志航后来对母亲说,对于后来的妻子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印证了他与葛的爱情别人再难超越。高在他驾驶的飞机里一直保存着前妻的照片,也可见他对其的爱情。
后来我又看了“我的娜达莎”,剧中也是一个外国演员,通篇汉语配音,满脸脂粉厚妆,他们之间的爱情戏看着也比较勉强,尽管在最后几集中两人的配戏逐渐有了感觉。再来看大明风华,也许是汤唯不适合演古装戏的缘故,总之朱对汤的痴情看着很不自然,虽然朱亚文一如既往演的痴情细腻,无奈汤唯的表演难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