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加成之外,有些故事本身的内核也可圈可点。
就拿开头说的《春光灿烂猪八戒》为例,陶虹版小龙女为什么让人印象那么深刻?这个结局最伤的到底是啥?
是它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为爱不顾一切的女孩,可是面对宿命和族人的厄运,又深明大义,甚至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赵灵儿在当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感和这个角色成为经典的必然性,原因也是类似的。
你会发现,在十几年前的文艺创作中,很注重表现人除了自己的小情小爱之外,总有更大、更艰难的东西要对抗。
在不同的题材中,它可能是封建教条对人的束缚,可能是被扭曲的*,可能是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也可能是注定要毁灭的命运……
故事每每悲剧收尾,正是因为当这种对抗是失败的、有巨大代价的,甚至是无谓的,好像才是人生更真实的模样。
当时间来到2019年,这样的电视剧好像已经不太有市场了。
2011年的《步步惊心》后,面向年轻观众的电视剧越来越少有这种看完之后想“给编剧寄刀片”的悲剧结尾。
这两年的《天盛长歌》、《东宫》算是敢逆潮流而行的,但也因此注定很难成为现象级作品。
毕竟,如今观众们可选择的范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当下最保险、最具吸引力的卖点是什么?
莫过于甜和爽。
如果你想向别人安利什么剧,最有效的吆喝一定是:高甜,超甜,爆炸甜,快来和我一起嗑啊!
或者让人已经预感到这剧情很有“奔头”:主角虽然一开始受尽欺负,但总有把坏人一个个弄死,扬眉吐气的那天。
像什么“太虐心了,太惨了,看了好难受啊……”之类的负面情绪要是过多,早把人吓跑了。
如今观众的嗜甜、嗜爽需求占了上风,也不难理解:
真实的人生已经够惨淡的了,受都受够了,难道还要看?
要是在文艺作品这座小小的避风港里都看不到一点与生活和解的可能性,真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