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里有个《八大改行》,那都是相声艺人为了混口饭吃不得已改行,现如今有一些相声演员反而主动改行投身影视剧,你别说,有些人还都成功了,在影视圈混的风生水起成了大腕,都让人忘了他们曾经也是个说相声的。
1.天津相声演员刘亚津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他不是通过相声,而是小品,1992年和张国立一起出演的《卖老鼠药》,那个时候貌似他比张国立腕儿还要大一些。其实在那之前1986年刘亚津就上过春晚了,也是演小品《卖鱼》,这让人根本想不到他居然是个相声演员。
说起来刘亚津今年居然都59了,他是1959年生人,19岁加入天津曲艺团,在那拜师著名捧哏马志存。他一度和郑健戴志诚等人合称为天津曲艺团小五义,是正儿八经的相声演员。
从春晚之后,他几乎没有再表演过相声,而是转战影视圈,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新三国》里的张松,别说,挺有那个劲儿的。
2.哈尔滨相声演员刘流
刘大脑袋是哈尔滨人,1963年生人,看面相显老,其实比刘亚津还小四岁。他的师父是赵春田,师爷是著名的赵霭如。也就是说刘流是正儿八经文字辈,和马季同辈。
和其他改行的人不一样,刘流出名也是依靠说相声,笔者记得他好像说过一个讽刺炫富的相声,有一段时间老是能听到。从那之后他开始走红,连续走上春晚。虽然很多人只记得他在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里打了回酱油,其实在九十年代他还一度是《综艺大观》的顶梁柱,他的很多经典小品都是那时候出演的。
当然刘流最深入人心的形象还是刘大脑袋,尤其是《乡村爱情》刚开始因为皮鞋带掌和范伟闹冲突那段颇有表演功底。
目前刘流貌似已经从本山传媒出来单干了,还签下了乔杉修睿。
3.天津相声演员冯巩
五个转行的影视大腕,冯巩第三个就出来了,没办法,后面那俩在影视圈确实比他腕儿大。冯巩你要说他算转行吧,他现在还是曲协领导,手底下一堆相声徒弟,你要说他没转行吧,自从和牛群裂穴之后你见他说过几段相声?
冯巩的演技没得说,最早《站直了别趴下》《埋伏》《没事偷着乐》都是影帝级的表演,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自导自演的几部电影反而不温不火,影片脱离不了搞笑也没法拍出灵魂,反正几部电影都属于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无非是给主演还给名字还给职业罢了。
笔者觉得冯巩还是适合去大导演手底下当个老老实实的演员。
4.沈阳相声演员范伟
药匣子李宝库确实是相声演员出身,他学相声那时候正是沈阳相声最火的时候,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陈连仲在全国都有名气。范伟的师父正是陈连仲。
陈连仲是文字辈的,那范伟就属于明字辈相声演员。其实按理说他是很适合说相声的,因为天生脸上就有买卖,唯一缺点可能是基本功稍差,但是他创作能力很强,自己能写相声,这一点就已经领先不少同行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跟着赵本山范伟也算闯出来了,然后又踏入影视圈。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导演把他当做谐星看待,尤其是冯小刚总是让他出演搞笑角色,人气倒是很高,可惜埋没了他的表演天赋。笔者认为《求求你表扬我》还有拿影帝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并不是他的巅峰表演,《看车人的七月》里的他演的是真好。
5.长春相声演员刘威
刘威生于1957年,17岁考入吉林省民间曲艺团,拜师马竞,足球看多了,应该是马敬伯。马敬伯是马三立大哥马桂元的儿子,从小跟着马三立学艺,五十年代去了吉林。
也就是说,刘威也属于马氏相声传人,而且是文字辈,在相声圈现在都属于大辈了。
据说马敬伯由于忠厚老实在曲艺团里经常被人挤兑,刘威屡次替师父出头得罪不少人,于是他呆了几年就去了上海考入戏剧学院,从此进入影视圈。1990年一部《唐明皇》让他名满天下,虽然在随后的《三国演义》里只出演了几集魏延,但却俘获了小乔,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除了这五位,其他还有一些人比如句号,黄宏这些人也都在相声门里有师承,但他们不是从相声起步,而是其他领域起步之后才在相声门里拜师建立师承,所以不算相声演员转行。
你还有其他人选吗?说出来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