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徐庶要走,刘备对待徐庶堪称老板们的教科书,没有说一个不字,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任何要求,只是要多留一晚叙叙旧。
刘备不可能不担心徐庶泄密,对付自己,只是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整个过程只是各种流泪,各种对徐庶的感情,各种对徐庶的欣赏,经过这一万,徐庶表态,永不为曹操设一谋,还为刘备推荐诸葛亮,自己还专门跑一趟去游说诸葛亮。
第二次是对张松,益州受威胁,要去寻找援助,张松出去了。益州是刘璋的地盘,但连刘璋手下都看的出来,刘璋是守不住的,早晚要丢。
因此益州有一派人,就一直在为益州寻找好的主公,曹操因为势力大,是第一选择,张松去找曹操,曹操却各种爱理不理。
张松走了,刘备派人到很远的地方接张松过来,好好款待张松,也只是表示各种敬仰,没有提任何要求。
张松自己都忍耐不住了,要刘备去益州,还表示会帮助刘备,刘备还是半推半就。
刘备不可能不明白张松的来意,不然也不可能大老远让赵云接张松,只是表示的好像什么都不想要,却暗中拿到了益州的入场券。
第三次是托孤诸葛亮,刘备的话堪称惊世骇俗,直接跟诸葛亮说,我的儿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取而代之,这样的托孤是非常罕见的,但效果却是最好的。
诸葛亮即使真的有这想法,也不敢这么做了,刘备对自己如此仁义,自己却真取而代之,会被骂的比司马家还惨。
刘备最擅长的其实就是以退为进,以情动人。故意退一步,让出空间,对方反而感恩戴德,最大化考虑你的利益,如果过多使用手段 反而可能引起反感。
刘备退一步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三次都取得了所能拿到的最好结果。
这3次,一次让徐庶不为曹操效力,并且引出诸葛亮,一次帮助刘备拿到益州的入场券,一次帮助刘备完成身后事。
通过这三次情商炸裂,刘备最大化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