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朝与清朝
张瑞图(1570年-1644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
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古有劲,作品传世极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 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
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
在晚明的历史上,张瑞图与王铎两人是历史地位很特殊的书法家,这“特殊”性在于史传张、王的人品颓丧。相传,张瑞图步入仕途即依附魏忠贤“阉党”,成为“魏家阁老”成员之一,他30余岁就将有明一代文化人所能做的官几乎做了个遍,中年仕途极颠官至宰相,其行径为士林所不齿,《明史》将张瑞图列入“阉党”。王铎则是在“降清”这件事上成了人生的至大污点,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乾隆修史时又不幸入纳《贰臣传》“乙编”之首。然而,张、王在艺术上却是声势波及以后三百年,他们在“晚明书风”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为后世所公认,流衍海内外。“神笔王铎”书风允为一世之雄,而张瑞图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书史并称曰“邢张米董”。颓丧的人品居然没有淹没他们的书法声誉,这在“书以人重”观点已十分流行的明清两代,是很特殊的例外,(“表里不一”是《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不易”和“变易”方便处世运用之大法。以张生的“用笔舒情”来检验其风骨与表情:有时候处世当下“形势比人强”,“为了顺利过渡生存”,“不得不以不变应万变”!)清人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评:“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梁献更认为:“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这人品与艺品所隐含的矛盾性,确乎是个难以取舍的哲学命题(不难不难,知己则能知彼。人世之道:表为“变易”,里为“不易”。“二水先生”为人写字“内实外虚”,外表委屈折顺,内里刚强率直(真善),睿智超越,字品字相清正高贵得很)。
张瑞图与王铎,这两位晚明“大节有亏”的书坛巨擘从出生到入仕,人生轨迹极为相似。张瑞图出身晋江青阳下行村农家,父亲张志侹“俭朴食贫”,其幼负奇气,聪颖过人。自小习儒,他的启蒙老师是林天咫(据说林天咫是李贽的后人)。家贫,供不起夜读灯火,每天夜晚都到村边的白毫庵中,借着佛前的长明灯苦读。年青时,一面执教谋生,一面参加科举考试。妻子王氏每以机杼纺织的收入供给家用和支持张瑞图求学的资用。张瑞图读书方法与人不同,五经子史都采用手写熟读,即一面抄写练习书法,一面研读理解文义。为诸生时,每晚选择书经的一个题目,演绎成文。他文思敏捷,弹指立就。翌日,文章不胫而走,喧传府县二学。由此文名大噪,泉州一带至今都盛行由他解释的经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张瑞图举于乡。万历三十五年中进士(1607年),为殿试第三名,俗称“探花”。
张瑞图初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詹事府少詹事,颇有意昧的是,明清两代约定俗成的是无进士不进翰林院,无宰相不出翰林院,“晚明书风”主将十有八九亦出于翰林院,如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天启六年(1626年)张瑞图迁礼部侍郎,是年秋,与平湖施凤来同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
张瑞图官场春风得意之时,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擅朝政,势焰熏天之际。内阁首辅顾秉谦和先后入内阁的冯铨、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来宗道等人,都成为魏忠贤私党,时称“魏家阁老”。据《明史列传·阉党》载:“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用事,言官周宗建等首劾之。忠贤于是谋结外廷诸臣,(顾)秉谦及魏广微率先谄附,霍维华孙杰之徒从而和之。明年(天启三年,1623年)春秉谦、广微遂与朱国祯、朱延禧俱入参机务。”。“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忠贤以同乡故,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丁绍轼、周如磐冯铨并参机务。时魏广微、顾秉谦皆以附忠贤居政府。未几广微去,如磐卒。明年(天启六年,1625年)夏,绍轼亦卒,铨罢。其秋,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木普(‘木普’合一字)入。己而秉谦乞归,立极遂为首辅。”。“施凤来,平湖人。张瑞图,晋江人。皆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凤来殿试第二,瑞图第三,同授编修,同积官少詹事兼礼部侍郎,同以礼部尚书入阁。凤来素无节概,以和柔媚于世。瑞图会试策言:‘古之用人者,初不设君子小人之名,分别起于仲尼。’其悖妄如此。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
扫码关注林家乐博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人类生命学探索者、生命管理导师 林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