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明朝那些事》的人对明朝第十四代木匠皇帝想必都很熟悉,如果提到的是"天启”皇帝,肯定心中没有印象。1620年是明朝最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2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驾崩,接着是登基不到一个月的朱常洛因为吃错药而死,再接着16岁的朱由校被一群把持朝政的东林党人扶上皇帝宝座,一个喜爱木匠活的“天启"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他建的假山楼阁相当精致,他有一把精制的“木雕壶”不论是材质还是上面的花纹都叹为观止,堪称艺术品。如果他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专门从事木匠工艺,相信他的成就能胜过鲁班师父。由于他酷爱干“木匠”活,并且任用太监魏忠贤管理朝政,被后人称为大字不识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实录》大学生刘一景夸赞朱由检批阅奏章时的书法"体势端严,笔法遒劲”,朱由校不但不骄傲反而回答到"天寒作字少,未能工也,俟春和时亲笔砚,尚有进益”。可见朱由校不但有文化而且字也写得好。《明实录》内阁首辅叶向高和朱由校的对话更加说明天启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我皇上聪明天纵,朝讲时临,真可谓勤政好学之主矣……览观经史,深戒怠荒,此宗社苍生之大幸也(叶向高)”。
“朕在宫中,每日批阅文书,览诵经史及祖宗训录。”(朱由校)
从叶向高和朱由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朱由校不光是性好木匠,他对国家大事也表现出他的聪慧,当辽东三省都陷入清人之手时,天启皇帝启用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等名将,虽然后来他们都因朋党之争而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当他启用袁可立并大胆接受袁可立提出的七建议,任命袁可立为登莱节制远海,水陆并进,用奇兵出袭,直接把战线推进到后金的南四卫北端腹地,并且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致使还未打过败仗的努尔哈赤蒙羞,后来清人建立清朝还曾封禁了袁可立。当袁可立在登来向天启皇帝要求奖励士兵时,天启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当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给皇帝上书:“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朱由校看后淡淡地答复袁崇焕:“奴子不降,必定成降,以朕计之,奴子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朱由校认为清军投降是不可能的,他要袁崇焕稳打稳扎,击败清军。
在对外战争他也是毫不退让,在澎湖两次大败荷兰,成功收复澎湖。在澳门问题上他态度强硬,葡萄牙人虽然占据了澳门却不敢提出割让,直到鸦片战争后清朝把“澳门”割让给了葡萄牙人。天启皇帝死后明崇祯皇帝用人失误,被清军成功打破明朝两翼的牵制力量,战场态势清军成为攻击一方。所以说"天启不死,大明不灭”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启皇帝能让军队正常运行离不开魏忠贤,魏忠贤改革赋税,减轻农业税,加大对土豪地主的工商业税的力度,光浙江一地的茶税一年就收入200000两,稳定了明朝的政治,也让明军对清军作战得以扭转,努尔哈赤也是天启皇帝统治下被被炮打伤而气死。可是魏忠贤的改革严重影响了那些自诩清高的东林党人的利益,他们沉不住气了,纷纷弹劾魏忠贤。
魏忠贤一气之下便制造了“东林党六君子”事件,其实这件事情也是得到了天启皇帝的默许,因为魏忠贤虽然专权但是他对天启还是完全忠心的,处处为天启着想,如果没有魏忠贤的赋税改革,天启年间的财政收入便会出现赤字,无法支持军队的供给。后来崇祯上台,废了魏忠贤,让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废除了对江南豪强地主的税收,把赋税强加给老百姓,农民不堪负荷纷纷起义,朱由俭被逼煤山之前才深深体会到哥哥天启皇帝的话,匆忙之间把魏忠贤厚葬了。
天启皇帝在位仅仅七年,他让国家财政收入翻了翻,并让失去辽的东半岛回到明朝,他让魏忠贤和朝中的东林党人互相制衡,也像他爷爷万历一样在幕后操控魏忠贤,如果天启皇帝不死,明朝或许不会这么快就灭亡。天启皇帝为人和善,对他身边的人都很好,他为了维护他的老师孙承宗,在孙承宗打了败仗后主动让他离职回乡,也可谓是保护了老师的周全。
朱由校无子是由于他在位时专宠客氏,客氏嫉妒所有妃子,只要妃子*她就想方设法打掉龙胎。但是天启尽力保护结发妻子张皇后不受伤害,在他临死前把张皇后托付给弟弟朱由俭,让他善待皇嫂。当天启年间发生了有名的"王恭厂大爆炸案"后,为了平息这件事情,他还曾发罪己诏大赦天下。可见朱由校天启皇帝还是个关心天下百姓的人,并不是一个只知贪玩冷血的"木匠皇帝”
朱由校落水生病后自知不久于人生,他放弃立自己的养子为皇帝,而是把皇位传给他的异母弟弟朱由检,他认为朱由检具有“尧舜”之才。并且嘱咐朱由检重用魏忠贤:“恪守谨言,堪当大任”。天启对魏忠贤看得透彻,这话一点不假,崇祯上台后在东林党人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魏忠贤。致使崇祯吊死煤山前后悔:“诸臣误朕”,并感慨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止”。
天启皇帝若不死,大明或许不会这么快灭亡,也许还有一个小小的中兴,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利用魏忠贤打击东林党人,使国家得以正常运行,并且任用袁可立,袁崇焕使辽东局势得以稳定下来。可是清朝建立后极力描黑天启皇帝,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完全丑化的“木匠”皇帝。因为他酷爱木匠活而且天赋很高,但是干木匠活只是他的一个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本无可厚非。如果因他爱干木匠活就抹黑他的政治功绩,这对天启皇帝是不公平的。
“天启不死,大明不灭”是一个被称为“木匠皇帝”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