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原本是古河床沼泽地,1898年清政府和俄国协定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交汇点,需要依托松花江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运输大量的铁路设备和器材,铁路工人在泥泞不堪的沼泽地上铺上草甸通过,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条路,因为路两边居住了大量的中国劳工,所以这条街最初叫中国大街。
中东铁路修好后,因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侨居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波兰人、德国人、丹麦人、奥地利人、日本人等,为哈尔滨这个新兴的铁路枢纽投资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在中国大街上占地皮修房子开商铺,俄国的毛皮和伏特加、英格兰的呢绒、法兰西的口红香水、瑞士的钟表、德意志的药店、日本的棉布、美利坚的食品罐头等商品应有尽有,这条街迅速兴旺起来,因为俄国人掌握的哈尔滨自治议会只允许修建欧洲风格建筑,所以中国大街是条名不其实的异国风情大街,尤其是1924年以后,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对中国大街进行了整修,铺上了花岗岩面包石头,让中国大街焕然一新,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的各式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成为哈尔滨最繁华最时髦的商业街!
1926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权,1928年7月正式改称中央大街。
春三走在中央大街上,看着来往的汽车、马车、人力车、行人络绎不绝,路边的商铺、餐馆、旅馆热闹非凡,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来来往往,穿皮氅的、穿大褂的、穿和服的、穿协和服的……形形色色,他看似漫不经心的在溜达,眼睛却盯着每一辆过往的车辆,希望能看到老魏0282的汽车,还不时的钻到商行、旅馆、餐厅里面,看能不能找到老魏,一千多米的中央大街,春三走了一个多小时,遗憾的是并没有任何发现!
春三走到中央大街和警察街的丁字路口时,看着日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就进了一家面馆吃了碗面,从面馆出来后春三本来想向东去到新城大街、水道街找找,但是春三又想到曾在码头上见过老魏,所以就向西去了,在高士街、炮队街、东商市街、西商市街、面包街……整整找了一下午,老魏的影子也没见着,眼见天越来越黑,雪越下越大,春三惦记着老娘只好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