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电影完整版,根据刘慈欣三体改编的电影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7 07:18:25

不是只有克里斯托弗·诺兰会玩实拍狂魔的游戏。

我们其实也能做到的。

我们再对比一下《三体动画版》里那个虚构的未来都市,你觉得哪个更酷,更硬呢?

不可否认,动画版的好莱坞式虚拟未来可能要更扎眼一些。

实拍的电子加速实验室,那种真实存在的厚重工业之美,是需要门槛来欣赏的。

它所具有的,是厚重的工业感,踏实里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夯实的未来美感。那种正在实现的美感。

更加欣赏谁?那要见仁见智。

我丝毫不觉得他们谁更强,我讨厌的,是动画版里导演犯的那些低级错误,而不是美术,场景,和技术团队的工作。两部作品的美感我觉得都是合格的。

刘慈欣三体电影完整版,根据刘慈欣三体改编的电影(5)

我不喜欢的只是导演的那些低级逻辑错误,比如上集提到的明明很赶时间的追车戏,中间强行浪费时间等红灯?这不合逻辑,为了*而*。

剧版《三体》就没有这方面的错误,而且还表现得很好。

比如杨冬的粒子对撞实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它用了一场台球,就说的明明白白。

这场戏拍的太好了,还遵守了基本的变格派推理手法,一些太直白的东西直接做了留白,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这里我就直接把留白的地方剧透了,跟老人孩子看的时候你们可以直接按我的说法来解释。

达到*效果。

丁仪和汪淼一共打了五场球,五场都打进了,这表示实验成功。

但如果实验失败了呢?怎么失败呢?如果按照合理的逻辑解释,失败的可能性很多,比如,杆子没打中球,球没动。

或者,打中了球,但打偏了,球没进洞。甚至“直线”飞出了场外。

刘慈欣三体电影完整版,根据刘慈欣三体改编的电影(6)

这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可以总结失败经验教训的,可以通过更改实验条件改正的错误。

但实际情况,就像丁仪在片中说的那样,球打中了,但飞了起来,飞的却不是符合牛顿力学的直线,而是七拐八扭的,速度不是匀速,时快时慢。甚至飞出了太阳系。

总之,不符合物理定律,根本没办法总结错误经验,根本没办法改正。

这就是现代物理学所遭遇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瓶颈。

是最最经典的物理“测不准”定律。

是爱因斯坦一辈子都在论证争取的“上帝不掷骰子”。

是现代物理学客观存在的谬论危机。

这么复杂的科学概念,用简单的一场台球的戏份就跟你说清楚了。

这就很牛逼了。

这也是《三体》原著之所以被称为硬科幻,虽然他描写的就是现在的戏份,但却足够硬,硬到能获得雨果奖的原因。

刘慈欣三体电影完整版,根据刘慈欣三体改编的电影(7)

很多吃瓜群众去看了剧版三体都觉得没有科幻味,反而像个悬疑推理电视剧。

事实上原著就是这样。真人电视剧版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足够尊重原著。

而原著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悬疑推理。

当今物理界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遇到了瓶颈,宏观层面,你打个台球,球是尊重牛顿定律可以匀速直线运动的,所以你可以观测它,然后预测它。

但微观层面,原子核旁边的电子和质子确实无序的,他就这样像胡乱闪烁一样随机的出现又随机的消失,而不是我们想象的也围着原子核转。

而且还有各种各样小白看起来奇葩的故事。

剧中史强就很不解“薛定谔的猫”是什么含义,为什么猫处在死和没死之间的叠加态,为什么你不观测它,它就是叠加态,你一观测它就“坍缩”了。

这些东西都是现实存在的物理难题,总结成一句人话,就是不能观测,测不准,随机的。所以才被总结为,上帝在掷骰子。

刘慈欣三体电影完整版,根据刘慈欣三体改编的电影(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