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年,孝文帝去世,年仅33岁。同年,太子元恪即位,“六辅”秉政。
北魏盛极而衰
元恪在位期间,扩建洛阳城,继续巩固改革成果。他笃信佛教,废除子贵母死制度。此时的北魏国力强盛,向南攻取汉中,向北攻打柔然。然而辅政亲王们带头腐败,元恪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节制,导致上行下效,贪腐之风盛行,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元恪执政后期,高肇专权,朝政黑暗,北魏王朝盛极而衰。
515年,元恪去世,太子元诩即位。
元诩即位时年仅6岁,权臣元乂与太后胡氏相继擅权专政,胡作非为,引发六镇起义,北魏王朝国力衰退。
528年,元诩因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元诩遭胡太后毒*。
胡太后以皇女元姑娘诈称皇子,立为皇帝,自知无法欺瞒后又另立年仅3岁的元钊(元诩族侄)为帝,天下哗然。
河阴之变,北魏王朝走向崩溃
元诩去世后,尔朱荣拥立元子攸(拓跋弘之孙)为帝,兴兵攻入洛阳,*胡太后,小皇帝和两千多名宗室大臣都被屠*,史称河阴之变。
此后,尔朱荣擅权专政,觊觎帝位,元子攸如同傀儡。530年,元子攸笼络身边可用之人,诱*权臣尔朱荣和太宰元天穆。然而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尔朱荣家族手中,仅隔3个月,元子攸被尔朱兆(尔朱荣堂侄)俘虏并*害,尔朱世隆立元晔为帝。元子攸死后,元晔失去利用价值被迫禅位给元恭。
531年,元恭即位。同年,尔朱荣的政敌高欢拥立元朗即位。高欢击败尔朱氏后独揽大权。532年,高欢以禅让为名,废黜元朗改立元修为帝。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34年,元修不满高欢专政与高欢决裂,迁都长安,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同年,高欢拥立元善见(元宏曾孙)为帝,高欢把持朝政,史称东魏。
535年元修被宇文泰*,宇文泰拥立元宝炬即位,建立西魏。
东魏:534年—550年,历时17年,1位皇帝。
547年高欢去世,长子高澄承父职,把持东魏朝政。549年高澄被刺死,其弟高洋继承了高澄权势。
550年,元善见被迫禅位给高洋,建立北齐,东魏灭亡。
高氏建立北齐北齐:550—577年,北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建立,享国28年,历经6位帝王。
550年,高洋即帝位,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在位初期待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国力一度昌盛。但高洋执政后期自恃功高,昏庸荒淫。
559年,高洋暴毙,年仅34岁,太子高殷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