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史国光接班,张杰还是不同意,我儿子也可以锻炼一下啊,他也可以去驮场养骆驼,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儿子接班呢?所以,不管创始人谁提出自己后代接班,两位两人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创始人后代接班都通不过,结局就是张杰说的,大家按照股份各自拿着钱散伙走人。
显然,创始人后代接班这条路走不通。
外姓人接班:创始人及后代难以享受红利不公平
既然创始人后代接班谁都不同意,索性都别闹了,找个外人吧。比如秦钺,让他接班。这样谁都说不出来反对意见吧,于是王相卿直接顶着压力让秦钺尝试接班。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大盛魁以后都是让外人接班,等到王相卿、史大学、张杰死了,三位创始人的股份又不能传给后代,那么大盛魁还是三位创始人的大盛魁吗?这不等于三位创始人白忙活,给他人做了嫁衣吗?史大学心里还好受一些,毕竟史国光还有一点顶身股,张杰不乐意了,看着自己傻乎乎的儿子,可是一点股份都没有。张杰心想一旦自己撒手归西,自己儿子还不得饿死,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儿子一点都得不到红利,太不公平了,如果让外人接班,我就拿银子走人。
显然,外姓人这条路也走不通。在史大学得知王相卿有意让秦钺接班的举动后,竟然发生了史大学依靠大先生的权力未按时间给秦钺管辖的漠北十二个旗供货的恶性事件,导致大盛魁丢失十二个旗的生意。大盛魁接班人的权力斗争进入到白热化。
谁都不接班散伙:大盛魁依然散伙
既然谁来接班都行不通,索性大家按股份分分银子散伙,各自开一个自己的买卖算了,也能给子孙后代留点产业,这个行不行呢?当然也不行,大盛魁那么大一摊子,直接瓜分了,别说其他人不同意,创始人也过不去这道坎,看着自己亲手打下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上,三位创始人下不去这个决心。
显然,直接散伙这条路也不通。
人性使然:接班人制度也不例外
说到底,上面接班人的问题的症结在于自己打下的江山,自己和自己后代能不能依靠自己创业的股份享受红利的问题。如果能够破除顶身股制度,让创始人后代享受分红,那么在权力顶层的阻碍就会消失。不管选谁当接班人,起码张杰是不会反对的(他儿子一点身股都没有)。这是人性使然,不能苛责所有人都是圣人。
当王相卿找到秦钺问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秦钺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一个永久性的解决办法:大掌柜,我想的是首要一条,为王史张三位前辈设立永久身股,每人一股,以感念三位前辈的创业之功。而且这个永久身股可以世代相传,这样一来,三姓的后人都衣食无忧了。其次,三姓后人,自此不得再入号,但是无论号里盈亏,均按股分红。从此以后,新任大掌柜皆由前任大掌柜推举,并经过持有身股的诸位掌柜们一致同意,方可任命。
首先,给你们三位创始人设立永久身股,你们的后代都能享受分红,衣食无忧,而且是永久继承,解决了三位创始人的后顾之忧。
再者,关于接班人,三姓后人都不要入号。因为永久身股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明确权力大小,一旦三姓后人入号在后期接班人问题上依然会出现创始人在接班人问题上的争斗。索性光拿钱不要干事了。
最后,接班人的制度。推举加三姓后人同意,这个很有意思。三位后人只有决定权,没有选择权,加上三个数,总能选出一个接班人来。接班人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从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来看,秦钺的办法等同于建立了初步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董事会 总经理执行的制度。三姓后人算作是董事会,虽然拥有所有权,但是不得干预日常经营,由推举出的大掌柜(总经理)管理一切事宜。权责分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同时又做到了产权清晰,秦钺的这套办法解决了表明上接班人制度,实际上是建立了大盛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从此,接班人问题解决了,制度性的保障让大盛魁在秦钺以及后续大掌柜的带领下延续了260余年的基业,从康熙到民国,书写了一段晋商纵横商界的传奇。每次重温大盛魁创业故事,都有诸多感慨,百年基业不是轻易实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性是自私的,创建一套既能激发人性创造又能规避人性弱点的制度是企业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这也许是大盛魁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