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求得了各种各样的“道”,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一阴一阳之道。
1
一阴一阳之道,首先指的是日往月来,寒暑交替等等,总之是一个代替一个。在古人看来,这是天地间最普遍的法则。
(图片来源:gardenson.cn)
这样一种法则为什么叫做道呢?因为古人认为,天地间那些事物的运动是由上帝主宰的,是上帝在指挥着它们运动。它们的运动法则,就是上帝的行事方式。所以称它们为道。
在这里要顺便说一句,上帝,本是中国古代信仰的至上神,不是基督教的神。基督教的至上神,拉丁文叫Deus,英文译为GOD。明代末年,基督教传入中国,传教士们把Deus翻译成了上帝或者天主。直到现在,基督教的神学家们仍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翻译。
日往月来,就是白天和黑夜轮换;寒暑交替,就是夏天和冬天交替,春天和秋天轮换。上帝既然如此行事,人道就也应该如此。在古人看来,贯彻这样行事之道的榜样,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的行事方式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就是紧张,驰就是松驰。人要办成什么事,松松垮垮当然不行;但一气到底,总是紧紧张张,也难以承受。就像弓弦,如果总是紧绷着,也会绷断的。所以,张与驰就要交替进行。
我们不信什么上帝,但那一张一弛之道,却是有道理的。无论对于生产还是对于生活,无论对于政治还是经济、军事,都是适用的。
2
一阴一阳之道说明,世界上的事物处于永远不停的运动之中,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天地之间,高高的河岸会变成深谷,深深的山谷也会变为丘陵。沧海能够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沧海。在人间,没有不亡的国,也没有不败的家。显赫一时的家族,四五代之后就衰落下去;蓬勃兴盛的王朝,迟早也要灭亡。而在旧的家族、旧的王朝灭亡的时候,就是新的家族、新的王朝的兴起。
人也会变,条件就是教育。古人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品质,就像制陶工人能把泥土变为陶瓷,木匠会把直木变成车轮。教育使人的品质发生变化,古人称之为“教化”,即教而使化。不过,教而使化有个条件,那就是教者自身要做得好。孔子说,君子们,也就是教者,他们的德行好像是风;小人,也就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德行好像是草。风刮到草上,草就一定低头弯腰。
一切可变的思想促进中国古人去积极地变改环境,也变改自己,同时也使一部分古人滋长了过分的信心。他们要把铅、汞等物质炼成黄金、仙丹,又要把人变成长生不死的神仙。因此,万物可变是对的,但具体到某一种物究竟能够变成什么,还要具体地加以确定。不然的话,从一个正确的前提出发,也会走上非常荒唐的道路。
3
在古人看来,无论怎样的变化,到头来都是一个循环。日往月来,是昼夜的循环;寒暑交替,是四季的循环;王朝更迭,是统治方法的循环。而在这不断循环的变化中,存在着不变的东西。这就是天尊地卑的位置,君尊臣卑的秩序,男尊女卑的伦理。在古人看来,这些法则是上帝制订的。上帝本身不改变,这些法则就不会改变。这在古人,叫做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常,就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