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平是座千疮百孔的五朝古都,却也是一座生活着万千普通人的城市。
总而言之,如果影视剧要还原民国时期的北平城,需要做到的基本也就是两点了。
一是还原民国北平时期的地标建筑,比如紫禁城,北京古城墙等,越多越大,越宏观越系统为好。
二是展现生活在这些建筑里面,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胜的生活风貌。越小越细,越围观越全面为好。
因为只有在宏观的城市建筑里,展现出微观的人们的生活百态。
这样才能带领观众进入那个鲜活真实的民国北平城市里。
《邪不压正》里的北平姜文记忆里的北平很正统,但电影里的北平很漂浮
2017年,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开拍,除了“民国三部曲”的最终篇之外。这部电影另一个卖点,是改编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隐》。
这让大银幕上重现民国的北平,有着一丝难掩的期待。
因为张北海的《侠隐》被誉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邪不压正》电影的宣传,也有“姜文要重新打造一个老北京,再现昔日北平”的豪言。
最终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邪不压正》前半段还有点民国北平的意思,但当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莫名其妙跳起来打碎了猪碎泡,正式登上房顶过后。
电影的人物塑造和故事剧情,完全变成导演姜文想象力的飞驰,民国北平的展现就显得很弱。
那么到底弱在哪里呢?
答案在下面再揭晓!
《邪不压正》北平生活风貌的还原,最大亮点是前半部分好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