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国演义各集名,三国演义电视剧各集内容简介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13 21:00:59

周瑜、诸葛亮、鲁肃的饰演者戏外逗趣。图片来自网络

吊唁纸钱,剧组女同志剪了一天一夜

这场戏正式开拍的时候,张中一设计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诸葛亮在周瑜的灵堂外高喊“公瑾,我来迟也”,随后才是诸葛亮带着侍从素服出现。这个开场采用了古代戏曲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张中一叫它“第一声雷”。为了营造氛围,诸葛亮的四个侍从举着四根大杆,杆头挑着大串的纸钱。诸葛亮哭诉道:“公瑾,你慢走啊”,四根大杆一抡,满天都飞舞着纸钱。据张中一回忆,那个时候使用鼓风机不方便,于是他想到利用鞭子的原理,把杆子上系上绳子,再把纸钱都串到绳子上,像甩鞭子一样让纸钱飞舞起来。这四杆子的纸钱,剧组里的女同志剪了一天一夜。

接下来诸葛亮进入灵堂。“按照原本的故事发展,在诸葛亮出现之后,几个东吴大将准备刺*他,之后赵云上前把剑打掉,戏就打住了。矛盾已经到了顶点,没法解决。而这个矛盾的解决方式大都是采用外力——鲁肃从台阶上走下来,请孔明先生进殿。在现在的影视剧里,许多矛盾也都是这样通过外力冲散的。”张中一说,他很感激唐国强主动提出建议:在剑掉了后,诸葛亮双手捧起剑,交还回去。“这个主意太好了!不通过外力,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情怀来化解矛盾。这个举动把这场戏提高了一个层次。”

于是,张中一在现场修改了方案:诸葛亮拨开赵云,从地下慢慢俯身捡起剑,双手捧给东吴大将。东吴几个将领被镇住了。再拍一个近景,唐国强慢慢抬起头,眼含泪水,复杂的感情就表现出来了。“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就是诸葛亮是诚心来凭吊周公瑾,你们要*就*吧!这里包含着诸葛亮的胸怀、气度,大智大勇,同时还有一些委屈。这个镜头是我们这场戏的核心镜头,唐国强理解得很好。这场戏虽然只修改了几个镜头,但它做到了从人物性格出发,塑造出了诸葛亮大智大勇的真诚情怀。”

第二个阶段是诸葛亮哭周瑜。这段台词很长,如果让演员一直站在那儿念,就显得呆板无趣。于是张中一想了一招:在不违背汉代习俗的前提下,用四幅帛画(类似于西汉墓出土的“绯衣”),分别画出周瑜刚出山、娶小乔、赤壁之战、孙刘联盟的四个人生阶段,让诸葛亮对着画一边走动一边吟诵,这样拍出来的画面便好看了起来,观众也就不觉得台词冗长了。

第三个阶段是这场戏的高潮。在诸葛亮送完帛画后,用古琴弹起周瑜创作的《长河吟》,在诵完“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知音何方”后,突然弦断,众人痛哭,诸葛亮更是哭得不能自已,一边喊着“公瑾,慢走”一边跌跌撞撞地奔向灵台,以头撞棺,喊道“公瑾,我来也”。这时,镜头切到之前想要刺*诸葛亮的几个东吴大将,他们早已放弃刺*,也跟着诸葛亮一起痛哭……

而这段戏之所以能如此打动人心,其实源于张中一的一个大胆突破,“按照汉代的礼节礼仪,人是不能上灵台的。但是当初考虑到这场戏,少了那口气就顶不起来了。我们还是决定打破这个规矩,让诸葛亮哭着,跌跌撞撞地上灵台‘哐哐’撞棺,以此达到高潮。”

一声雷、四幅画、一个突破。张中一靠这三个设计完成了“卧龙吊孝”,他对这场戏也比较满意,“这场戏真正地凸显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还有他的人文情怀。我就是花了点工夫折腾这事儿。”

从“姜维之死”到“姜维不倒”

电视剧三国演义各集名,三国演义电视剧各集内容简介(9)

姜维之死。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卧龙吊孝”,把经典的“姜维之死”设计成“姜维不倒”的,也是张中一。而这也是张中一觉得在94版《三国演义》中最难处理的一场戏。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姜维是被乱箭射倒,不幸心痛加剧,自刎而死。姜维死后,魏军剖开了他的肚子,发现“其胆大如鸡卵”。张中一很犹豫要不要这么拍出来,“我觉得这么拍太血腥,对于塑造姜维的形象也没有意义。”

于是在94版《三国演义》中,魏军把姜维团团围住,姜维拿起剑慢慢倒退,靠在柱子上,大喝一声,用剑穿透自己的肚子,把身体牢牢固定在柱子上,双手张开,双目圆睁。紧接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此时司马昭身边的谋士邵悌向前,对着姜维的遗体说道:“蜀国之灭,绝非将军之罪,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啊!”又一声惊雷过后,姜维垂下了脑袋和双手,闭上了眼睛。

这场“姜维之死”感动了许多观众,也让张中一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观众看完之后一定不会追究‘胆大如鸡卵’在哪儿了。”

【专访众演员】

看不惯如今古装剧铠甲油亮布景堂皇

94版《三国演义》主要演员有近两百人,这其中有早就成名的鲍国安、唐国强等人,也有初出茅庐的蒋恺、姜超、潘粤明、杨立新、濮存昕等。他们彼时演技虽有差别,但无一例外都对角色投入了极大的热忱。新京报日前专访了一些演员,再次走近25年前的拍摄现场。

电视剧三国演义各集名,三国演义电视剧各集内容简介(10)

魏宗万饰演的司马懿用细微的表情展示了他复杂的内心。

魏宗万(司马懿)

为偷取“木牛流马”情节加戏

在司马懿的饰演者魏宗万看来,只有做足功课,表演时心里才有底,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台词,都可以从人物内心迸发出来。在现场,魏宗万也曾为丰富人物,根据角色性格加戏。而司马懿偷取“木牛流马”的戏份中,剧本里也只简单写着司马懿问“这是何物?”他人在一旁说到“木牛流马”,随后便是命人成批仿造。然而魏宗万却给一旁的司马昭加词“父亲何不上去骑试骑试?”随后便佯装生气,等旁边的官员溜须拍马将其扶上木牛流马后,再设计“拍三下就能行走”的细节。

曾有人评价,这场看似滑稽的戏,却生动地体现了司马懿“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并反衬了其“中计”后的大怒。“这样一来道具就活了。虽然稍微改了一下戏,但也没有脱离司马懿的人物。”魏宗万坦言,拍《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作品,任何一场戏份大家都不敢懈怠。

当年拍摄《三国演义》,所有主创人员都秉承着“精打细磨”的原则,将其作为一项事业而专注。不在意角色大小,也不懂什么叫串戏,魏宗万甚至不记得当年拿了多少片酬,“当时只知道签了合同,你到这儿来工作,就得把这份工作干好。哪像现在很多演员一个人跨三四个戏。”

魏宗万看不惯如今缺乏真实感的历史古装剧,铠甲像擦过油,布景富丽堂皇,“古代哪有这种东西?完全没有战争年代的气氛。还有很多女演员在戏里生孩子戏还化着妆。”

但魏宗万也并不认同外界把年轻一代演员全部否定。他直言,如今年轻演员说台词像“倒水”一样快,推崇生活流,与老戏骨习惯一字一句地表达完全不同,“有时感觉他们都没有上过台词课。但这并非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只是‘生活’才是他们认为真正的影视表演。”

●翟万臣(徐庶)

台词在后期一字都不能改

电视剧三国演义各集名,三国演义电视剧各集内容简介(11)

徐庶。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94版《三国演义》中徐庶的戏份只有六集,但翟万臣却断断续续拍摄了近一年。当时翟万臣并非全程驻组,但一旦有徐庶的戏份,导演打电话通知后,他便马上放下工作赶去拍摄,第二天就从北京出现在无锡片场。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多拥有多个典故的人物,“方寸大乱”、“一言不发”均出自于他。当时剧组对历史问题把关非常严格,全程安排了文学顾问。拍每场戏的前一天,演员不仅需要提前对词,也需与文学顾问探讨这场戏背后的历史原由和人物性格。

94版《三国演义》剧本里大量台词都是半文半白,资深演员也难逃背台词的困难。翟万臣回忆,当年唐国强是剧组里有一定文学功底的演员之一,但在拍摄前,他也总是在一旁反复熟背台词。其中有一段诸葛亮为刘备布置战役的大段台词,唐国强就穿着厚厚的剧服,在大太阳底下边走边念,时隔一会儿就背给其他演员听,看看断句和抑扬顿挫是否得当。

翟万臣表示,当年拍摄《三国演义》时条件很艰苦,普通演员一集的片酬是150块钱左右,拍摄日还有些补助。虽然当时市场中已有一集500元左右的价格,但演员们仍为了拍一部好作品,不计较片酬或戏份多少,把小角色都当做主角一样认真揣摩。

●蒋恺(郭嘉)

试戏穿红袍,化妆显老成

电视剧三国演义各集名,三国演义电视剧各集内容简介(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