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主办的“出彩中原”集邮文化大讲堂在郑东新区邮政大厦开讲。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全体人员及各市、县(区)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出彩中原”集邮文化大讲堂,旨在通过深入解读中原文化、河南文化,为集邮与文化传媒业务注入新知识新动能,还将邀请行业内外各领域专家,对夏文化、殷商文化、隋唐文化、大宋文化等中原文化脉络进行梳理,并结合河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授课。
青年戏剧评论家贺宝林以“豫剧与中原文化”为主题,从豫剧起源、豫剧发展、豫剧流派、豫剧特点、豫剧传播、豫剧现状等六个方面,对豫剧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讲解。
豫剧起源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开封地区。关于“豫剧”这一名称,其实已有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早在1924年,由河南王义成撰写,发表于《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的《豫剧通论》,第一次出现“豫剧”这个名称。但它不是专指河南梆子,而是指河南的所有剧种。1947年秋,豫剧艺术家李占在兰州首次将河南梆子改称“豫剧”,但这只是在民间使用,官方将河南梆子正式命名为“豫剧”,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1952年1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参加会演,官方首次改河南梆子为“豫剧”,从此“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豫剧发展
豫剧发展经历了一代代传承和创新,翻开豫剧发展的历史,有几位非同寻常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1905—1966),剧作家、导演、戏曲教育家,河南遂平人。他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从剧本、唱腔、表演、管理、教育等方面对豫剧进行了全面改革,成为豫剧发展史上划时代、里程碑、坐标式的人物,开启了豫剧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樊粹庭一生创作了60多个剧目,直到现在这些剧目还在被复排上演,显示了“樊戏”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豫剧皇后”陈素真(1918—1994),本名王若瑜,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是最早登上舞台的豫剧女演员,并在唱腔、化妆、服装、表演等方面对豫剧进行革新,丰富了豫剧的表演手段和唱腔旋律,使豫剧成为严谨的舞台艺术。陈素真13岁即开始收徒,弟子遍布豫、陕、甘、鄂、冀、鲁、晋、京等广大地区,在豫剧界形成了“无陈不成团,无腔不陈”的局面,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陈派艺术。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1923—2004),豫剧表演艺术家,郑州巩义人。1932年首次登台,1936年主演六部《西厢》,轰动开封。1948年创办香玉剧社,抗美援朝期间巡回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被誉为“爱国艺人”。1956年,出任河南豫剧院院长。1988年设“香玉杯艺术奖”,奖励从事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豫剧现代戏之父”杨兰春,致力于豫剧现代戏的创作与实践,在现代戏的内容、形式、音乐、表演、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开创出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特别是由他创作执导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成为豫剧现代戏里程碑式的作品,使豫剧三团成为全国演现代戏的“红旗团”。
当代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先后排演了《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中华美德四部曲”,开创了豫剧发展的新局面。多次带领豫剧团到意大利、法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为豫剧走向世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戏曲电影《程婴救孤》荣获第15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片奖,刷新了中国戏曲电影在该领域里的空白。
豫剧流派
就地域而言,豫剧在从原生地向外流传的过程中,与不同地域文化结合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主要形成了四大流派,分别是以开封为代表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代表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代表的“豫西调”、以漯河为代表的“沙河调”。
就人物而言,形成了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常派”、以陈素真为代表的“陈派”、以崔兰田为代表的“崔派”、以马金凤为代表的“马派”、以阎立品为代表的“阎派”、以桑振君为代表的“桑派”、以李斯忠为代表的“李派”、以唐喜成为代表的“唐派”、以唐玉成为代表的“红脸王”、以牛得草为代表的“牛派”,以及以河南豫剧三团为代表的“三团派”。
豫剧特点
王朝更替,黄河改道,人口迁移,自古中原多磨难。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赋予了豫剧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了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充满家国情怀的高亢豪迈;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中州方言。特别是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豫剧唤醒了广大民众抗争精神,从而使豫剧充满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豫剧传播
豫剧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遍布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十几个省市,目前尚有国营豫剧院团164个,从业人员有十万之众。
从传播特点来看,豫剧向外传播的规律是先东后西,先北后南。比如清嘉庆之后(1800年)商丘地区已有豫剧团体,而直到1889年洛阳的渑池才有豫剧活动,相差近百年;清中叶的乾隆年间,滑县已有豫剧团体,而直到1848年,西平才组建仪封梆子班,1886年确山才组建梆子龙虎班,时间相差也近百年。
按传播区域划分,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主要是河南范围之内。据1926年出版的吴世勋《河南》一*载,当时豫剧流行的区域大致为:东到商丘,西到洛阳,南到漯河,北到安阳。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因战乱、人口迁移,主要区域为西北地区,集中在陕西、甘肃等地。第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主要区域是台湾、四川、西藏、贵州等地。第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表现为向周围传播、跨地域传播。向周围传播主要是与河南相接的省份,集中在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湖北北部、西北部。跨地域传播是随着河南人民支援边疆建设,主要为青海、新疆、黑龙江等地。第五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后。豫剧在80年代中期开始走向世界,如1986年10月河南豫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90年代中期到日本进行访问演出,拉开了豫剧走向世界的序幕。特别是新世纪之后,豫剧相继参加巴黎中国戏曲节、土耳其黑海国际戏剧节、意大利阿维利诺国际戏剧节、比利时那慕尔国际艺术节、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新加坡“亚洲豫剧论坛”以及“中非合作论坛”“欢乐春节”“中韩文化交流年”“中泰文化交流年”“中巴文化交流年”等国家重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豫剧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从传播动力来看,豫剧之所以走到哪里便在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主要缘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文化基因上来说,豫剧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系统;二是从文化品格上来说,豫剧的包容品格赋予它超强的适应性;三是从文化载体上来说,豫剧是与河南人一起向外传播的。正是中原文化“根”文化的特性和兼容并蓄的品格,以及大批河南人的向外流动,为豫剧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让“河南豫剧”最终成就了“中国豫剧”。
豫剧现状
近年来,豫剧先后获得“文华”大奖六连冠、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八连冠等诸多奖项,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中国豫剧北京展演月、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交流会、中国豫剧节、黄河戏剧节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形成了全国豫剧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通过开展“豫剧之乡”“豫剧名镇”的评选命名,豫剧生态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
讲座结束后,河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总经理郭帅表示,《豫剧》特种邮票发行是贯穿公司全年发展的一件大事,讲座开启了《豫剧》邮票发行的新篇章。公司全体职工要学习豫剧前辈大师们“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全力以赴做好《豫剧》特种邮票的发行工作。
END
《集邮博览》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国家级权威集邮期刊、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该刊依托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邮政档案馆的丰富资源,具有权威性、知识性、资料性和趣味性。
扫
码
订
阅
集邮博览
期刊 : jiyoubolan@263.net
*32655239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