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后期,借鉴吸收了昆曲、京腔之长,徽戏、秦腔、汉调合流之后的一个新剧种--京剧,孕育而生。
显然,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吸纳全国多个地方剧中特色的产物。
也即,它将中国诸多地方戏曲特色融为一炉。
京剧的孕育和产生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
它后来被誉为“国粹”,也名副其实。
这也为它以北京为中心,流播全国,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被公认为“国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京剧产生以后,流派纷呈,人才济济,陆续涌现出了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一批名家,在传承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不断将戏曲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
京剧舞台艺术,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方面,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达到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它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辉,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戏曲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其中的京剧,则成为中华戏曲的标志性代表。
在表现艺术手法上,有唱、念、做、打,这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京剧有唱、舞、对白、武打,以及各种象征性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在行当(即角色)分类上,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在发音技巧方面,有真嗓、假嗓、左嗓、吊嗓、喊嗓、丹田音、云遮月、脑后音、偷气、嘎调等。
在唱腔节奏上,有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