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孤筹备,电影失孤映射的社会现状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19 04:42:00

跟郭刚堂一起寻子的有很多人,包括申军良,还有李静芝,她的孩子是被拐了30多年后找到的,他们关系都很密切。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找到了,可是郭刚堂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DNA的结果都不是。你能想象一个人从失望到绝望吗?我觉得他以后再也不用经历这种心理折磨了,这个是最好不过的。

电影失孤筹备,电影失孤映射的社会现状(1)

▲7月12日,据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发布,公安机关为郭刚堂一家举行了认亲仪式。来源: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

“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郭刚堂的这句话,成为2015年上映电影《失孤》中的名台词。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电影《失孤》中寻子父亲原型郭刚堂被拐的儿子郭新振(又名郭振)被公安机关找到,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7月11日,公安部组织山东、河南两地公安机关在聊城市为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举行了认亲仪式。

7月13日,新京报记者连线了《失孤》导演彭三源,谈起电影原型郭刚堂与被拐儿子相认,彭三源说,“电影最美好的结局就是现在的结局:郭刚堂能够如愿找到他的儿子,不用再万水千山地在路上跑了,他已经跑了24年了。”如果再拍《失孤》续集,彭三源希望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她希望郭刚堂和郭新振的故事发生在更多寻子家庭中。

电影失孤筹备,电影失孤映射的社会现状(2)

▲7月13日,新京报记者连线《失孤》导演彭三源。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电影最美好的结局就是现在的结局”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知道郭刚堂与被拐儿子郭新振相认的事?

彭三源:四五天之前知道的好消息,我的眼泪直接就涌上来了,热泪盈眶,一直不敢相信。

新京报:知道郭刚堂与儿子相认之后,《失孤》剧组是怎样的反应?

彭三源:我们剧组有一个群,一直都没有解散。我今天中午给郭刚堂发了一个视频,也在剧组群里跟大家说了这个事情,大家都纷纷往群里发视频,都是祝福的话。

现在我们全组的主创正在录视频,打算把所有视频剪辑到一起,做一个集锦,送给郭刚堂和郭新振。我们心里的愿望其实是一样的,都认为电影最美好的结局就是现在的结局:郭刚堂能够如愿找到他的儿子,不用再万水千山地在路上跑了,他已经跑了24年了。

新京报:郭刚堂找到儿子之后,跟你讲述过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吗?

彭三源:这件事之后,我还没有见到他。我只是给他发了信息,他回复我说“姐,我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新京报:你看了是什么感受?

彭三源:我特别理解他现在这种感受。自从郭振被拐卖之后,他没有过一天正常的日子。现在郭振找到了,他终于可以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里。我特别乐于见到他像所有中年男人那样,早上起来去挣点钱,然后回家嚼一嚼花生米,喝一点小酒,看看电视,和爱人聊聊天,去看看老人,问问孩子作业写得怎么样,考试成绩怎么样。我更愿意他回归到这种看起来很琐碎、很温暖的日常生活。当然我相信他还会帮助其他孩子寻家,但是他的内心再也不用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

跟郭刚堂一起寻子的有很多人,包括申军良,还有李静芝,她的孩子是被拐了30多年后找到的,他们关系都很密切。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找到了,可是郭刚堂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DNA的结果都不是。你能想象一个人从失望到绝望吗?我觉得他以后再也不用经历这种心理折磨了,这个是最好不过的。

“创作让人哭是不够的,要让人思考”

新京报:当时为什么想筹备拍摄这样一部电影?

彭三源:我看到一份报纸,报纸上讲的就是郭刚堂的故事。那时候他寻子13年,还在路上,我当时就觉得这个爸爸很了不起,13年的时间在做这一件事情。他当时应该走了大概30万公里,已经报废了几辆摩托车。职业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公路片题材,又背负着比较重的社会话题,所以我对这个群体更加关注。

经过差不多两到三年的追踪,我们才开始落笔。采访到的那些素材让人觉得每一个故事都很惨,可是我又觉得创作应该是理性的,让人哭是不够的,要让人思考。我们用两年多时间打磨出了剧本,沉淀时间比较长,拍摄一共是八十多天,在2015年的3月份上映。

新京报:选择郭刚堂作为电影的原型,有什么考量?

彭三源:我了解到他的故事之后,感动于他作为父亲的坚持。这里边既有人性中父爱的部分,还有他性格的部分,另外他是骑行寻子,我觉得他可以作为一个人物存在于电影,所以我决定拍他。

我在采访他的时候,郭刚堂身上有一些东西也震撼了我的心。一个是他拿出了一本特别厚的本子,那个本子上记着在什么地方、谁帮助了他,比如帮助他一顿饭,或者给了他200块钱。当时他还给我看一张地图,已经泛黄了,用胶布粘着,上边画满了他走过的路。我觉得这震撼了我的心,也可以震撼观众的心。

新京报:能讲讲第一次见到郭刚堂时的感受吗?

彭三源:我第一次见他是在2011年,在聊城他老家里。那个时候因为临近过年,郭刚堂刚刚从外地回去。他的家里边很冷清,没有过节的样子,静静的。也没有窗帘,我说怎么会没有窗帘?感觉并不是房子不好,而是孩子走失了,过日子的心气儿已经没了,整个家庭都没有走出来。

新京报:电影中的很多情节是不是也参考了郭刚堂和其他寻子家长们的经历?

彭三源:我们在给刘德华先生做造型的时候,他用的摩托车、车上的寻子标语、背的包包、穿的衣服,都受到很多家长的启发和影响。当时井柏然演的曾帅身上的元素就来自很多被拐的小孩。我觉得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儿女,他们是分别做了两个代言。

有一个孩子,他的老家那边有竹林,有铁索桥,妈妈梳着长辫子。我们选取了这些真实片段进入剧本去拍。

电影失孤筹备,电影失孤映射的社会现状(3)

▲7月13日,刘德华发布的祝福视频截图。

“希望郭刚堂和郭新振的故事发生在更多寻子家庭上”

新京报:有很多网友在彭导的微博下留言,希望拍摄一个《失孤》续集,你怎么回应这种期待?

彭三源:如果有资方愿意投资,也有合适的放映环境,我很愿意讲一个结局圆满的故事。不管是做《失孤》的续集,还是另外拍摄一个寻子的故事,我都希望它有一个完美结局。

新京报:如果拍摄《失孤2》,郭刚堂寻子路上帮助他的这些人有没有可能作为原型,为他们塑造一个人物?

彭三源:有可能。在拍摄《失孤》的时候,我们也记录了很多陌生人对角色原型的帮助。他们能够坚持下去,能够不崩溃,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在路上能够遇到善心的人给他帮助,伸出援手,这种温暖会给他一种力量,让他能够继续走。我相信郭刚堂经历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帮助,包括“宝贝回家”志愿者。

我记得当初电影拍摄的时候,“宝贝回家”就有10万名志愿者。他们平时也都是要上班的,一旦下班,就坐在电脑前井然有序地整理各种失踪儿童和寻亲的资料,分类划到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效的机制。这么多的志愿者,不为名不为利,真的就是为了家庭团圆的这一刻。

我愿意看见普通人成为传奇。

新京报:你认为《失孤》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彭三源:我们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集合体,环环相扣,我们在其中做了一点微小的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整个社会都是因为这样的良性循环而变得越来越好。

正常的人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奢侈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但也避免不了有一些悲剧。我们希望这些悲剧减少,不要重演,而且希望人心是可以治愈的。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就有意义。

我希望社会也能对造成这样悲剧的原因做反思,现在立法在完善,公安部门对贩卖人口的打击力度也很大,我特别希望郭刚堂和郭新振的故事发生在更多寻子家庭上。

新京报记者 徐杨 高照 杨东昊 吴琪 王昆鹏 实习生 吴梦真

编辑 刘倩

校对 陈荻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