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封面
回看路遥的《人生》,感慨万千。
30多年过去了,这部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小说(严格意义上说,只能算是中篇),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沉浮,书海的波涛,但它依然至今还漂浮在读者的心中,深受着广大读者的喜爱。
不得不说,《人生》是路遥创造的第一个奇迹,让他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也是他打开《平凡的世界》这道神奇大门的钥匙,是路遥文学创作道路上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之一。
每当提起《人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高加林的选择。
就如路遥在扉页中,改编自他的写作教父柳青《创业史》中的那句: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是影响了路遥一生的一句话,是否也影响了你的一生?
路遥《人生》
是的,初读《人生》时,我也曾被路遥的价值观所左右,总觉得高加林就是一个现代的陈世美,是一个忘恩负义,知恩不图报的小人,伪君子。
进而非常的同情刘巧珍,与不喜黄亚萍。
对于高加林抛弃刘巧珍,转而与黄亚萍在一起的卑劣行为以不耻。
以至于看到书中最后高加林因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还心生痛快。
对于他最后留下忏悔的泪水,听从顺德爷爷的话,要安心的当一个农民时,也是满心的赞同。
但是,时过境迁,就如《人生》中最后一章的标题为“并非结局”一样,今天的我们再读《人生》,对于书中的爱情,也有了更不同往日的理解了。
其实现在看来高加林与刘巧珍,黄亚萍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恋的关系。
路遥《人生》
如果抛去我们原来固有的偏见来看刘巧珍与黄亚萍,我们会发现其实她们都是好女子,只是由于生活状态不同,所展现出来的爱情观也不尽相同了。
刘巧珍由于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也很闭塞,所以她表现出来的都是非常传统的爱情观,是一种“依附式”的爱情,是一种“自我牺牲式”的爱情,是一种“无条件付出式”的爱情。
而黄亚萍与刘巧珍有了巨大的差别,她从小在城市长大,生活在干部家庭,知书达理,性情活波,懂得享受生活,所以她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就比较现代了,是一种追求的是志趣相投,男女平等,浪漫色彩的爱情。
虽然她们之间在对待爱情的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她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为了让高加林过得更好,并给予他更好的生活。
现在我们可以将刘巧珍代表的爱情简单的归纳为:传统爱情模式。
将黄亚萍代表的爱情简单的归纳为:现代爱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