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5个人,在蓟门饭店肯定是边吃涮羊肉、饺子,边策划电视剧本选题。他们同时对《记者文摘》里的一个300字左右的故事吸引,那是一个收养弃儿的新闻报道。他们就按照这个收养弃儿的主体剧情,慢慢地丰满整个剧本情节。他们还住进宾馆编戏,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了一套故事情节和结构设想。“五个人一起编故事的时候,实际上是把几个人的思想,几个人编的故事、设计的人物命运、组织的情节集中在一起。也就是,调动五个人的生活积累,为丰富这部电视剧的故事、人物命运和情节结构服务。”五个人共同出主意,拉大纲,最后由具体执笔者李晓明写本子。
因此,在这部50集的长篇巨制中,有几个鲜活的人物,总感觉有这5位创作者的影子。比如,《渴望》剧中的王亚茹、王沪生的父亲,被平反的老干部王子涛,或许有着陈昌本的从政经历、思维方式和语境;王朔的京味痞气,又与剧中的退伍军人刘国强“北京爷们儿”的风格很类似。郑万隆的纯作家经历,也似乎融进了罗冈的情节设定中。剧中罗冈作为北京大学文学系高材生,文学系教授,撰写了一部名叫《银杏树下》的长篇小说,引发了包括娟子在内的文艺女青年的崇拜……
故事简单总结为“大姑子的孩子丢了,弟媳妇捡着了,还给她了”。这里面有亲情、爱情、友情、真情以及世情,主题是“人间真善美,与人要奉献”。
“没有五个人丰厚的生活积累,是编不出《渴望》那样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情节故事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来的。《渴望》的成功,依赖的是策划人、编剧、改编者、导演乃至演员的生活厚度和艺术功力,绝不是策划者们灵机一动,胡编滥造的产物。”
有了如此扎实用心的剧本,长达50集的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仅仅只用了8个月就顺利完成。这当时,在中央电视台陆续播出后,立即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从这两个剧本产生过程的版本来看,这位领导的版本的可信度更高,但或许也是部分事实。而《渴望》的制片人郑晓龙,并没有点出北京广电局这位领导在整个《渴望》拍摄过程中的作用,或许也是有很多功利的目的。总之,在他们的努力下,《渴望》的剧本已经成功大半,之后就剩下演员团队的加入。我们下集接着讲,欢迎继续关注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