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旦角的介绍图片,京剧角色旦角图片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7-06 12:22:46

时小福,生于1849年,卒于1900年。他私淑胡喜禄的演出风格。但是他唱腔比较遵从徽音,比较刚直。他演的人物,大部分也是节妇烈女。比如《三娘教子》,《四郎探母》里的四夫人这一类人物。他的风格与他演的人物是相一致的。所以他是我们青衣先辈里刚直派的代表。时小福的弟子叫吴菱仙,吴菱仙的弟子是梅兰芳。时小福、吴菱仙、梅兰芳这是一脉相承的。

京剧中旦角的介绍图片,京剧角色旦角图片(9)

余紫云

余紫云是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1855~1899),他是梅巧玲的弟子,既演花旦,也兼演青衣。花旦私淑梅巧玲,青衣私淑胡喜禄。余紫云的表演风格上对于后来的王瑶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剧目既有青衣也有花旦戏,比如《宇宙锋》、《游龙戏凤》、《御碑亭》、《玉堂春》、《虹霓关》等。他不仅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而且能戏多、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尤精跷工。他演二本《虹霓关》之丫环,在“献盘”一场,托盘疾走圆场,犹如杨柳春风,婆婆生姿,极优美。据《梨园旧话》载他“嗓音柔脆、玉润珠圆,其唱工固臻妙境,至不专属青衫之剧,如《戏风》之李凤姐,《虹霓关》之丫环,姿态横生,维妙维肖”。更为重要的是余紫云继承了乃师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据《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日王瑶卿、梅兰芳之先驱者。”紫云兼工琵琶,演《昭君出塞》一剧时,自弹自唱,琵琶铿锵,珠喉宛转,清晰动人,世人称为一绝。

京剧中旦角的介绍图片,京剧角色旦角图片(10)

田际云

田际云(1864~1925)中国河北梆子演员,工花旦。艺名响九霄。原籍河北高阳。12岁入涿县双顺科班学花旦兼小生,15岁时便崭露头角,演出活动遍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曾自建科班,培养出许多名角。于清末被选入踦平署外学。

田桂凤

田桂凤,生于1867年卒于1931年。他的表演以细腻,口齿伶俐见长,尤其擅长京白。他是著名花旦筱翠花的老师。从田桂凤的表演风格来看,他以风流泼辣见长,而另一位花旦梅巧玲是以妖艳妩媚突出。所以两个花旦演员的风格是不相同的,他的代表剧目有《拾玉镯》、《战宛城》、《翠屏山》、《乌龙院》等等。

京剧中旦角的介绍图片,京剧角色旦角图片(11)

陈德霖

陈德霖,同治元年生人,清末民初青衣泰斗,其主要特色在于继承老派青衣演唱的传统,偏于阳刚一路,而在唱法上较前人略有变化,是近代青衣重要流派,世称“陈派”。人称“老夫子”。初在四喜班,后入三庆班学戏。成名后倒仓极苦,经多年苦练,至光绪八、九年时,嗓音更胜从前,至老不衰。嗓音刚劲嘹亮,脑后音纯正,唱法属阳刚一路,满宫满调,年逾六旬时仍娇脆如少女,调门也丝毫不降,还是标准的正工调,直到1930年7月13日为弟子黄桂秋助演《大登殿》之代战公主偶感伤寒于7月27日病故,在嗓音艺术青春之长久方面,比后来的各旦角流派创始人更胜一筹。

京剧中旦角的介绍图片,京剧角色旦角图片(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