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伊斯兰教最早进入印度的地区
公元8-11世纪时期,随着阿拉伯帝国入侵至中亚,多个中亚伊斯兰政权开始入侵南亚的西北部地区。
11世纪时期,穆斯林政权在南亚建立“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管辖的范围非常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德里苏丹国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一些信仰印度教的土邦名义上归顺德里苏丹国,实际上保留了大部分权利,南亚的大部分民众依然信仰印度教。
▲德里苏丹国
13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帝国所灭,阿拉伯人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阿拉伯半岛陷入各伊斯兰部落(酋长国)相互割据的局面。
到13世纪后,半岛的各酋长国依附于阿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周边的伊斯兰强权国家。
▲鼎盛时期的阿曼帝国(阿拉伯人建立)
到15世纪末,阿拉伯半岛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在南亚地区,另一个伊斯兰政权——莫卧尔帝国取代了德里苏丹国。
经历了3个多世纪的渗透,伊斯兰教在南亚西北部以及孟加拉地区开始占据绝对优势。
莫卧尔帝国也继承了“宗教宽容”政策,在南亚西北部和孟加拉地区,伊斯兰教占据多数,其余地区的印度教土邦名义臣服于中央,实际上依然保留了宗教生活。
▲莫卧尔帝国版图
16世纪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印度成为了列强眼中的香饽饽。18世纪时期,莫卧尔帝国因屡屡陷入战争,国内矛盾尖锐。这给了殖民者入侵的“契机”。
1756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地区开启了占据南亚的第一步。
19世纪初,英国以孟加拉为基地,在南亚继续扩张,蚕食了南亚大部分地区,将其纳入东印度公司管辖。